古人常说三妻四妾, 三妻是哪“三妻”四妾又是哪“四妾”?
三妻四妾往往被认为是妻妾成群,象征着男权主义下的婚姻制度。其实古代的三妻四妾含有特定指向,历朝历代的婚配制度中,妻妾的定义与人数限制都有明文规定,并非男子随心所欲的。且在封建社会中,寻花问柳常有,娶妻纳妾则是很慎重的事情。那么古人常说的三妻四妾都有哪些特定指向呢?
普遍认知的妻妾众多
三妻四妾往往泛指妻妾成群,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我国古代婚配制度里,遵循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为正室,妾为配室,生如此死亦如此,子嗣的嫡庶之分往往就是由妻妾名分决定的。比如袁术看不上袁绍,骂他是袁家偏房小妾的庶子,这就明显体现了妻妾之间的差距。再比如皇帝去世后,册立为后者可以在皇陵地宫的正殿下葬,若无皇帝遗嘱、或是后继者的追封,妃嫔就只能葬于配殿。
古代婚姻中,门当户对的思想非常深刻,男子娶妻,代表着两个家庭的融合,妻子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正所谓男主外,女主内,这也是帝王之家的夫妻分工,皇帝主朝政,皇后主后宫。所以妻子只能有一个,这种分工与家庭地位,决定了“宠妾灭妻”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很多影视剧中,动则小妾顶替了正妻,这是非常不尊重史实的。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礼记·昏义篇》
既然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么妾也是有名分的,妾的来源应当追溯至“春秋大礼”。儒家思想形成的礼仪制度中,规定了天子的后宫建制标准。逐级递减至诸侯、大夫、士庶,称呼也随之改变,清人徐珂将妻子之外的配偶统称为妾。
但从妾之来源上,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随着妻子一起陪嫁到男方的,古称“媵”;另一种是男子自纳的,称之妾。媵的意思是送,即妻子家送女的人,这里并非都是丫鬟,还有男奴、仆人等,所以媵妾之别逐渐不作区分,陪嫁的丫鬟、通房若被男主给予名分,也称为妾。慢慢的,妾就成了除正妻以外的所有男子配偶,古代礼仪中所说的小妻、下妻、次妻等,都可以用妾来指代。所以三妻四妾就成了男子配偶众多的象征。
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
不同朝代对纳妾的规定是不同的,但对妻子的唯一性都是遵守的。纳妾的数量上,西晋时期规定,王公一级可置妾八人;郡一级公侯可置妾六人;一品、二品官员可置妾四人;三品、四品官员可置妾三人;五品、六品官员可置妾两人;七品、八品官员只能纳一妾。而唐《六典》规定亲王妾十二、郡王及一品官妾十、二品官妾八、三品官妾六、四品官妾四、五品官妾三。普通百姓想纳妾,需要满足四十岁时妻子还未生育的条件,此种可申请纳妾一人。
到了清朝时,妻妾的概念被重新定义,所以有了发妻、平妻、偏妾的说法。发妻就是结发妻子,只有一位,满人叫嫡福晋;平妻就是等同于妻子的地位,起初是官商在外经商时候的外室,与发妻不见面,却拥有和发妻相同的法律地位,外室内迁后,则成为比正妻名分低、比妾名分高的存在,如满人的侧福晋;四偏妾就是四个小妾,这只不过是个概数,清朝的法律并不再限制妾的数量,有钱随意纳,许多富豪是以妾的数量来彰显富贵的。但关于四妾也有两种说法:
其一,一位发妻、两位平妻陪嫁的丫头,加上男主的通房丫头,一共四人,称为名义上的四妾;
其二,良妾、贵妾、贱妾、平妾谓之四妾;
良妾:指出身为良家,有纳妾文书的女子,这一类是有名分的,不经司法程序是不可随便卖掉的,如红楼梦中的周姨娘。这种妾室多由正妻操办进入男主家庭,目的是取悦丈夫,避免丈夫独宠一两个年轻的妾室。
贵妾:一般是正妻的随嫁侄娣、生子的妾、入府时间长的妾。这类妾室享受尊崇和待遇高于一般的妾,若是官家,握有诰命,生活的不比正妻差。
贱妾:指红楼、青楼赎身的女子,或者奴婢等地位低下的女子。《红楼梦》里的贾琏有两个妾室,其中的尤二姐就是良妾,秋桐丫头就是贱妾。称呼只代表出身,并非受宠程度,所以秋桐常欺负尤二姐,也是因受宠更深。
平妾:指最普通的妾室,没有特殊地位,但也归为妾的名分,或是别人送的,或只是纳入家中彰显财富,受宠程度中规中矩。
兼祧三房
兼祧是从大家庭角度考虑的,是指一个家族中的几个同宗家庭,出现了没有男丁的情况,也就是说没有生儿子延续香火。那么其他家庭有儿子的,就来帮忙延续香火,继承家业。有儿子的这个家庭也需要这个儿子继承和延续,所以这个“天选之子”就分别继嗣两房甚至三房。
“如可继之人,亦系独子,而情属同父母亲,两相情愿者,取具阖族甘结,亦准其承继两房宗祧。”——《清会典》
兼祧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延续香火,所以不管是一子顶两门,还是一子顶三门,都会对应的娶几门妻子,这里说的是正妻,顶哪一门,就由哪一门操办。这与古代的一夫一妻制相互抵触,所以在清朝以前都是家庭私自的行为,到了清朝,律法首开独子兼祧之先例,但也只是默许了两房妻子。所以三妻四妾中的三妻,用在兼祧三房上,还属于灰色地带。
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是在这样的制度下娶了两房妻子,大房妻子即将离世之际,梅兰芳又娶了孟小冬为妻。虽明媒正娶,但因二房妻子福兰芝阻拦,梅兰芳始终不敢公开孟小冬的身份,这也是孟小冬提出离婚的主要原因。
综上,三妻四妾最现实的表达,就是指男子妻妾成群,或者形容男子朝三暮四。要说三妻四妾的实际指向意义并不大,要知道在古代,男女比例失调比今天更严重,绝大部分人是没有纳妾的权力的,而妻子至始至终都是独一无二的法律地位。
古人常说:三妻四妾,三妻指的是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三妻四妾只是泛指,并不是说只有三种妻子,四种妾。
古代汉人的妻子,分为这几种:
第一,正妻。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名门正娶,门当户对的正式妻子。
古代的正妻地位很高,这是源于正妻会有大量的陪嫁。
王熙凤曾经对着丈夫贾琏发狠:(第七十二回)……别叫我恶心了,你们看看你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哪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王熙凤为什么敢狠?因为她带来的陪嫁着实不少。
大家注意,贾蓉曾经代表宁国府,向王熙凤借一个玻璃炕屏。
那个时候玻璃形同宝石,这种玻璃炕屏在中国是没有的,肯定是西洋的货物,不但价值连城,关键有钱还没地方买去。
单单王熙凤这一个玻璃炕屏,恐怕就值几千两银子。而王熙凤其他陪嫁少数也值数万两白银。
而贾琏虽然是贾赦的长子,未必自己有多少钱,还不如媳妇。
第二,平妻。
这是清朝才有的概念。
明代开始,中国商业开始发达,商人往往在外地做生意,住上很多年,到了清代也是如此!
而古代很讲究利益,商人进行社交活动,男人只能接待男人,对付女眷必须女人来接待。
明代商人身边主要是侍妾,但妾的地位很低,人家妻子一般不愿意和妾打交道,觉得降了身份。
所以,清代出现平妻的概念。也就是,商人老家有个正妻,负责照顾父母,带孩子。
而商人常年做生意的地方,还会有一个平妻。这个女人其实是妾,但地位较高,几乎相当于妻子。
也就是《笑傲江湖》里面,哑婆婆让令狐冲同时娶任盈盈和女儿仪琳,但是”两头大”,不是一妻一妾,仪琳是平妻,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清末和民国初年,有很多类似的平妻。
因为社会发展了,大量人员除外常年工作,很少回家。
比如李宗仁第一个任老婆,是20岁时父母包办的李秀文,35岁他娶了一个平妻郭德洁,后者1966年去世,同李宗仁过了24年。
而李秀文更是1992年才去世。
第三,下妻、偏妻
下妻、偏妻其实都是妾,只是比较好听的说法而已。
就比如坐台小姐,不好的听的说法叫做“出来卖的”,好听的叫做“陪侍服务从业者”。
妾
妾有很多种,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一,二房。
二房不同于普通的妾,一般也是明媒正娶的妾。
古代贵族男人,如果正妻不能生育,往往会娶一个二房。
这个二房一般是明媒正娶回家的,一般也会有一定地位的家庭,至少不是底层平民。
二房回来以后,一旦生育,地位就立即升高,仅次于正妻了。
《红楼梦》里面,邢夫人劝鸳鸯做二房时候这么说:老爷待你们又好,过一年半载,你生下个一男半女,就和我并肩了。家里人你要使唤谁,谁还不动?现成主子不做去,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
邢夫人说的是有道理的,不是乱说。
不过,鸳鸯还不是正经二房。
真正的二房,应该是尤二姐。
尤二姐是宁国府当家人尤氏的妹妹(虽然没有血缘关系),是经过贾珍做媒,贾母认可,正儿八经嫁入贾府的。
所以,贾琏的另外两个妾,秋桐和平儿看到王熙凤喊“奶奶”,尤二姐却可以喊“姐姐”,这就是差距了。
为什么王熙凤不惜代价,也要弄死尤二姐肚子里的孩子。
因为王熙凤只生了一个女儿,又有严重妇科病,看来是不能生育了。
如果尤二姐一旦生了儿子,地位就几乎同王熙凤一样了,更别说会得到贾琏的欢心。
第二,通房大丫头。
通房大丫头的地位较高,不同于普通的妾。
通房大丫头一般是一直跟随男主人的,比如袭人、晴雯,同男主人有一定感情。
大丫头的地方比二房要差,因为是女仆升级而成,即便成为妾也是半个女仆,地位不够高。
第三,各种其他的侍妾。
这些妾形形色色,有的是买来的,有的是朋友送的。
买来的也有很多不同,有的是处女,有的是妓女,档次不同。
无论是什么侍妾,地位都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