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周刊
最新消息是,今晨有疑似许如珵的同学在知乎回应,确认该文就是“当时就复制黏贴上去的。”同时,她强调原作者目前已经在反思抄袭,但萌芽平台审核不严,比赛效力值得怀疑。
文 | 沈 林
继热映电影《少年的你》原著深陷抄袭争议后,有网友爆料,《萌芽》杂志社的《少年游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中,许如珵的《古董》涉嫌抄袭北南去年发表在晋江文学城的作品《碎玉投珠》。
在网友晒出的对比内容中,笔者发现许如珵的《古董》大段复制粘贴《碎玉投珠》,性质十分恶劣。
11月1日,《碎玉投珠》作者北南发文称:“抄袭者有错,杂志方审核不严也同样需要负责,请尽快处理。”
随后,《萌芽》杂志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近日接到多位读者向我们举报,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许如珵的参赛作品涉嫌抄袭,“《萌芽》对抄袭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不会姑息,已展开调查。涉及大赛,处理有程序,特此说明。感谢广大读者的监督。我们也提醒广大参赛者,仔细阅读大赛征文启事,不可抄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最新消息是,今晨有疑似许如珵的同学在知乎回应,确认该文就是“当时就复制黏贴上去的。”同时,她强调原作者目前已经在反思抄袭,但萌芽平台审核不严,比赛效力值得怀疑。
01
提起新概念作文大赛,大家恐怕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郭敬明和韩寒。1995年,作家赵长天临危受命主持《萌芽》杂志,1997年创办“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届一等奖获得者是韩寒,第三、四届一等奖获得者是郭敬明,第三届一等奖获得者张悦然,此外,新概念还捧出了不少至今仍然活跃在文坛的青年作家,比如周嘉宁、颜歌、小饭、张怡微等,引领了一代写作风尚,风光一时无两。
郭敬明曾这样形容他的成名之地:“……新概念作文大赛,是很多喜欢文学梦想的年轻人的摇篮,是梦的开始,我也是万千年轻人之一。”
新概念大赛拯救了当时日渐式微的《萌芽》杂志,通过挖掘年轻的写手找到年轻人有共鸣的东西,也给了年轻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对于参赛作品,萌芽要求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还有一个优点,据公开资料,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的应届高三毕业生,将进入著名高校重点关注范围,根据国家和高校相关规定,视其具体情况予以优先考虑。
媒体也报道,最初几届新概念大赛中,获奖者们往往会获得一张国内顶尖大学的通行证,虽然如今相关规定变动,但仍或多或少可以提前叩响大学校门,比如拿到“自主招生”的面试资格。
据悉,此次涉嫌抄袭的一等奖获得者许如珵出现在4月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初审合格名单”中。不过,中国传媒大学于8月中旬发布的“2019年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名单公示”中并没有许如珵的姓名。
而在疑似许如珵同学的回应中,这个自主招生名额并非新概念作文获奖得来。而是通过其他比赛得到:
许如珵同学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萌芽把关上的确出了纰漏。事实上,许如珵也不是新概念大赛中首名面临抄袭指控的获奖者。
曾入围“2017年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TOP10的作家张晓晗,曾被网友指出存在类似的大面积抄袭经历。
更别说整个前半生都在面临着抄袭争议的郭敬明了。他的早期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出版后第一年就销售了100多万册,却被网友爆料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
因为故事主干情节、人物设置几乎照搬,2006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梦里花落知多少》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权,《梦里花落知多少》全面禁售。
而新概念捧出的另一个明星写手韩寒,也曾面临代笔争议,此后,韩寒转行开始拍电影,票房虽然不错,但也有网友质疑《乘风破浪》抄袭港片《新难兄难弟》#当然了,聪明的韩寒说了这是致敬#……
02
尽管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奖者被质疑,10年前,面对行业内的抄袭风气,张悦然、蔡骏、小饭等数十位“萌芽系”作家曾力倡“真写”运动,意欲倡导“真实写作”推动中国文学“原创力”。
他们希望作家应该真诚写作,不复制,不抄袭,不山寨,呼吁“原创力”;反对集体抄袭,呼吁更多创新作品。时任《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表示,倡导“真写”运动,是希望青少年写作者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就要具备一个基本的职业操守和底线,“不能说有些东西是见怪不怪的”。
不过,10年过去了,“萌芽系”作家恐怕更失望了。
随着影视剧市场对IP改编之风盛行,大量网文进入大众文化市场,抄袭指控反而呈现爆炸性增长——《少年的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军师联盟》《锦绣未央》《甄嬛传》……多部知名IP均陷入抄袭争议。判定抄袭的“调色盘”在网络上更是传播广泛。
从法律层面来说,《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什么是受保护的作品,即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是作品的两大属性。在《著作权法》特定的框架和语境下,作品被理解为由内在的“思想”和外在的“表达”共同构成,法律只保护作品的外在表达形式,不保护作品内在的思想。
有律师指出:“在法律实践中,认定一部作品是否构成抄袭,通常采取‘实质相似 接触’的方式来做出判断。即将原告的作品与被控侵权的作品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放在一起进行比对,衡量二者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是否有接触或接触的可能。当然,在‘衡量’之前,必须做的一步工作是‘剔除’,即剔除其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例如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内容,以及属于作品‘思想’的部分内容等。”
如果某部作品的文风、人物说话的方式和口气已经构成该作品独特的表达方式,并能够举证,就可能被著作权法所保护。
不过,在网络小说界,“融梗”是相当普遍的行为,因为它复制的是创意和智慧,事实上是一种高级的抄袭。甚至有些平台都在包庇融梗行为,因为如果都不融梗,作者产量萎缩,平台的流量也会下降。“平台是靠字节靠量产而不是靠艺术性、原创性来收费的,在舆论施压外,也很难有动力去彻治融梗乱象。”
因此,也有业内人士呼吁,对于什么是侵犯著作权的抄袭、什么是合理范围内的借鉴,业内需要一个认定标准。
《少年的你》热映后,不少原创作者发长文谈论抄袭融梗的现象。网文作家霜叶则表示,原创作者目前想要打击抄袭的现状是“维权成本高,维权收益低”。业内人士指出,多数被侵权作者难维权,都因为时间和经济成本过高,与抄袭者要付出的代价相比反差太大。另外,公开维权会遭受舆论压力,而最终并不一定有胜诉把握。
此前公开点名《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抄袭自己的小说《冷月如霜》的网文作家匪我思存以自己为例,表示律师费和其他费用将近百万元,耗时三年,二审至今未判,抄袭电视剧已经播了几年,对方该挣的钱都挣好了。而要是资历尚浅的小作者被抄袭,“打不起,真打不起,《锦绣未央》靠的是编剧们的众筹,铆着一口气打到最后赔了几万”。
因此,她认为打击抄袭从来没有矫枉过正,大家应该共同维护原创利益。
此前琼瑶诉于正《宫锁连城》案,法院虽然限制了《宫锁连城》的复制发行和传播,但于正至今仍未道歉。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撰文指出,对于抄袭纠纷,相比于诉诸法律,在现阶段,更倾向于依靠“圈规”的力量、行内的力量。
因为现行《著作权法》是一部主要以纸质出版的知识产权为保护对象的法律,文学生产机制以及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法律相对滞后,它不可能迅速跟上网文发展的步伐。一些法律界人士对网络创作不太了解,只能参考从前纸质出版的案例来判断,有一定困难。不排除法律解决的可能,同时,圈内自然生长起来的规则是值得参照的。
匪我思存也指出,大浪淘沙之下,现在一些乱七八糟的IP扎钱的项目已经行不通,因此也涌现出很多观众真正认可有诚意的作品。
这样看,融梗抄袭作品盛行引发讨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通过彼此相互讨论与思考,我们更懂得应该掌握怎样的尺度、遵循怎样的规范,真理越辩越明,如果让那些抄袭之作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相信行业内也将逐渐形成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