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国就占了六家,这六家厂商把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HTC等新老巨头一一斩落马下,均可称一时豪杰。但媒体眼中的宠儿,镁光灯追逐的焦点,非其中两家明星企业莫属:华为和小米。两家公司对攀登“国际移动终端品牌”这个珠峰,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小米以“互联网公司”定位,华为以设备制造商定位出发。华为和小米,都在不断满足用户体验,华为给了消费者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设备,小米给了消费者参与感、满足感、荣誉感,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享受。他们两者有着不同的优势。
硬件
在属于技术核心的调制解调信号用的模块和射频收发器方面,华为在这方面已经形成可以比肩高通的核心竞争力,领先小米至少15年,小米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可能赶上华为。
麒麟925芯片绝对是划时代的产品,它意味着华为有可能摆脱高通和MTK的控制,对产业链的话语权大大提高,这是核心竞争力。再加上华为做通讯起家的家底,3G看高通,4G看华为。在Processor BB XCR上,华为完胜,小米完败。
专利创新
通过对比华为与小米的专利池,我们可以发现,与华为整体的专利数相比,小米仅相当于其零头,但如果用华为终端与小米相比,从技术与产品的综合创新能力来看,小米已经领产品风骚,华为终端正以技术强势后发制人。华为终端、小米科技在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主要途径、布局国家上相似;但华为终端的技术受其网络设备技术的影响较多,小米在数据处理的专利上比例较大;
小米科技除独自申请专利外,还参与组建了技术交易公司“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华为终端则与国内各大学有少量共同申请的专利;当前看来,华为与小米在专利数量上差别巨大,但这不足以说明两者目前在创新能力上实力悬殊。智能手机正在从3G向4G,向LTE转变,华为的专利与技术优势有机会显示出来,看小米如何再次证明自己。
产品定位
在中端机市场,小米手机一直是以2000元以下市场高性价比典范的面目示人,但其实,其主要的盈利点不在线上而在线下渠道,其大部分产品销售的真实价格在2000元–2500元价位,但这种模式有着不可持续的隐忧:第一,薄利多销且产能已经上来的“小米模式”目前是成功的,不过一旦线下销量停止增长,而其他在2000元价位死磕的国产手机厂商产能跟上,那么其线下加价的盈利模式将很难持续下去;第二,小米手机毕竟是一款定位2000元以下低端机市场的产品,而小米并没有真正定位并且具备一定实力的中端机型,“被打回原型”只是时间问题。
华为Mate 7的产品定位则更为合理一些,优秀的工业设计、高屏占比、高性能、新功能元素的加入以及系统UI的改进,都让Mate 7渐渐成为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低价位竞争者,相比2000元的低端旗舰机型,Mate 7也具备一定的溢价实力,但其高配版3500元左右的价格仍然定价较高,标准版2500元左右的价格则稍显合理。良好的产品定位和不凑合的产品设计将是目前国产手机品牌能够立足中端机市场的唯一方法,这方面两家均需继续改进。
生态系统
小米未来的生态帝国版图是挑战苹果、三星的有力砝码。雷军给小米画了一个蛋糕,这个蛋糕以MIUI系统为核心,由三个不同的小米组成。第一个小米是由小米手机(含小米平板)、小米电视(含小米盒子)和小米路由器三大硬件核心产品构成;第二个小米是MIUI及其所构建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和服务生态;而小米计划花50亿美元投资的100家智能硬件公司将成为“第三个小米”。由于此前手机业务的成功,及MIUI系统的持续投入,小米在生态链上的大肆圈地令产业界侧目。
去年9月,华为低调推出自有操作系统EMUI。华为在软件生态上的构想较为清晰:EMUI不仅可以安装在手机上,还能安装在任何与华为合作的电视盒子、路由器、电视、手表手环等各种设备上。EMUI将构建华为自己的软件平台,连接一切值得连接的硬件入口。余承东认为,小米通过资本关联的方式构建封闭系统,然后在手机里内置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应用,这不符合开放的原则。他表态,华为不会采用这种方式,会最大程度地开放合作,比如,在智能家居领域,市场上可见的品牌都在与华为接触,绝不会只捆绑一家。华为在自有软件生态上的布局稍显滞后,此外与三星类似,硬件厂商特有的垂直产业链思维,恐令华为很难学会用横向的平台思维去作决策。
营销模式
小米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其总裁雷军的长袖善舞,他让小米以售价便宜和性能强劲所形成的话题性,吸引众多人的兴趣,然后通过论坛将人气聚集,通过人气的口口相传,形成一种小米文化。小米凭借互联网营销手段一举颠覆传统手机销售模式,取得成功。
华为长期在以硬件和解决方案为主的通信行业发力,其风格就是沉稳低调,用“闷声发大财”来形容它再合适不过。然而,目前华为并不只有基础通信业务,还有专注于消费级市场的智能终端业务。由此华为也一直不断在消费级市场转换思路,想将互联网思维努力融合入营销之中。这方面华为全面学习小米的成功经验,对小米进行“像素级模仿”:小米有自己的商城,华为也开了自己的Vmall;小米有自己忠实的米粉,华为也经营自己的花粉;小米擅长做自己的爆款,华为也集中精力推出精品手机……这既体现出小米的成功,也反映出这家老牌民企改革的决心。
国际发展
国际化是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在国际化上,小米锁定了新加坡、香港等与中国文化相近的东南亚市场,以及印度、巴西等与中国类似的金砖国家。这些国家人口众多,也处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和中国手机用户类似的需求,有望复制其模式。但是,手机市场与华为的电信市场、联想的PC市场完全不同,对于手机而言,国际化之路再想走“亚非拉”之路,断然不是那么回事。在国际化市场,小米模式的粉丝模式行不通,用户不认这个。其次,国外手机市场更以运营商通道为核心,小米的电商模式也在国外面临难题,而其在运营商渠道上明显能力不足。还有众所周知的小米的专利问题,也是他进军国际的绊脚石。
华为在展示自己方面,全球出击,1999年就敢于在全球电信行业顶尖峰会上亮相,就是明证。其次,在市场落地方面,结合电信行业的特点,华为率先选择了东南亚、非洲等国家,从这一领域切入。随后,结合3G建设的时机,加上之前的铺垫,2004年12月8日在荷兰海牙,任正非和荷兰Telfort公司CEO Stegge共同签署了超过2亿欧元的WCDMA合同。这是华为在欧洲市场的重大突破,也是华为撞开欧洲3G大门的开始。华为国际化最大的核心就是,任正非以及华为人的坚持:哪怕一开始被人嘲笑,哪怕自己的员工都底气不足,但是,你们必须给我上!这就是华为的全球亮相、农村包围城市的一步步国际化突围过程。
不难看出,华为与小米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手机生产厂家,但是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到底哪家更强,你我说了都不算,消费者才是最后的决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