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模型有哪些(推荐这8种分析模型)

产品分析模型有哪些(推荐这8种分析模型)产品模型总汇

产品分析模型有哪些(推荐这8种分析模型)模型分析与应用

导读:产品经理需要懂的九个产品分析模型以及场景使用模拟。在工作中你的leader告诉你:方案写的很不错,但能不能在增加点逼格,能让客户一下子感受到专业和震撼,比如通过模型分析等,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如果想让别人最快的看到你的闪光点,那可能就是那些看似很理论,却也很有说服力的产品运营模型。即使你没有很有逼格的实战案例,但是却也不输气场。实际模型理论基础、

主要介绍:模型释义 常用于运营领域 场景化思考”的形式来介绍产品运营模型。

1AARRR模型

1.1 模型释义:AARRR(英文全称分别是: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分别对应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即获取用户、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获取收入、病毒式传播。1.2 常用于运营领域:主要用于对产品、用户的运营1.3 场景化思考:何利用AARRR模型,进行产品的数据分析,来进一步的优化产品投放渠道?如何运用AARRR模型,让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用AARRR模型,唤醒沉睡用户?1.4 举例:

从优化成本,以及新用户质量角度考虑,用户增长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如何用更低的成本,获取大数量且优质的用户则是目前各个互联网产品或者运营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本文结合目前常用的线上用户获取渠道,结合AARRR模型以及数据分析,探讨如何利用数据来优化线上新增用户的获取。

线上渠道类型简介:

AARRR应用到渠道新用户的获取上面,则对应的是:

针对每一个流程,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时刻具备数据思维,留意每一步的指标变化情况,将每一步的转化率提升,从而降低用户获客成本,以及获取更好的用户质量。

场景案例

(1) 搜索引擎SEM

搜索引擎在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上有较大的优势: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代表了当前用户明确的诉求。

a.关键词竞价:热门的关键词价格较贵,但展现量巨大。冷门的关键词便宜,但是缺乏足够的展现量。总体策略上,头部关键词应该占据60%,剩余长尾关键词占据40%。优先满足用户核心诉求(投放主流关键词)

2漏斗模型

不管我们的落地页形式如何,在消费者自身看来,他们需要经历的步骤就是这么几个。实际上“用户视角”版本是漏斗转化背后的真实逻辑。梳理一下用户在一般的落地页的整个购买流程。

3RFM用户模型

3.1 模型释义:RFM模型(英文全称为:Recency Frequency Monetary )是指从用户角度出发,较为动态地显示了一个用户购买行为的动态变化。其中R代表最近一次消费,F代表消费频率,M代表消费金额。3.2 常用于运营领域:APP运营、电商运营、活动运营3.3 场景化思考:利用RFM用户模型,你该如何建立用户的细分?基于RFM模型,你该如何最有效召回流失用户?3.4 举例:RFM模型在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领域的应用方法和简单的实操案例。RFM模型更上一级隶属于用户价值模型,在用户价值模型中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于用户生命周期,也就是时间和用户在产品内的成长路径进行的生命周期模型的搭建另一个就是基于用户关键行为进行的RFM模型的搭建,本次只说用户价值模型中的RFM模型R、F、M每个方向定义5个档,5*5*5=125种用户分类,对大部分运营和产品来说,过于复杂,大家可以不用去了解为何分成5档这样的历史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把R、F、M每个方向定义为:高、低,两个方向,我们找出R、F、M的中值,R=最近一次消费,高于中值就是高,低于中值就是低,这样就是2*2*2=8种用户分类,如下图:

4马思络需求模型

5SWOT模型

5.1 模型释义: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英文全称是: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在分析时,将我们产品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依次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5.2 常用于运营领域:产品运营、活动运营,和运营人的职业生涯规划。5.3 场景化思考:如何利用SWOT分析法来对我们的竞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如何用SWOT分析法找出我们产品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如何用SWOT分析法来策划产品线上营销活动?5.6 举例: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当我们面临压力或感到焦虑不知所措时,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进行全面而理性的自我审视和分析,会发现更开阔的世界。接下来我们从这四个维度展开聊聊如何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优势(Strength) 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有助于发挥自身特长,最大化你的长板。但出于自谦或者自轻,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到客观也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恬不知耻」和「自我欣赏」。在罗列优势时,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技能/能力相关你在哪些方面做得特别好?最擅长什么?你有哪些比较突出的专业技能?你在什么领域最感到如鱼得水?你在做什么事时最专注?你有什么样的兴趣和爱好?你可以从哪些事情上找到成就感?平时在哪些活动上投入最多时间?你擅长使用的工具或软件是什么?工作中你收到最多的赞美是什么?我有哪些特殊的资源?人脉or金钱?……人格特质相关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你最喜欢自己身上的哪些点?人生至此你最重要的成就,或最令你骄傲的是什么?最近有哪些积极的情感体验?我有哪些特别好的习惯?生活中你收到最多的赞美是什么?……

劣势(Weakness)

相比于罗列优势,我们其实是更擅长发现自身缺点的。劣势是阻碍你前进和获得良好生活的阻力,在这部分我们需要进行严厉的自我审视。

在发现自身不足时,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

你最讨厌自己身上哪些点?你最不擅长的活动是什么?你最讨厌做的事情是什么?做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有压力?你觉得自己当下最需要改进哪些地方?你最想拥有什么能力或技能?你最近几次坑到自己是因为什么?你接受过哪些批评,有无道理?优势和劣势都是针对个人内部的分析,而机会和威胁则是针对外部环境的分析。机会(Opportunity)机会是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你所占据的优势因素。人无法摆脱社会环境单独存在,及时抓住时代的机遇,是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在思考机遇时,我们可以结合优势和劣势去进行思考:我现在所处的行业/领域发展潜力如何?我的专业技能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在这个岗位上再干上 5 年 10 年会是怎样的?外部环境有哪些对你有利的因素?你身上有哪些别人不具备的能力/技能?……威(Threat)机会是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你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在发现威胁因素时,可以进行以下思考:外部环境有哪些对你不利的因素?现实中有哪些阻碍?有哪些即使你不断提升和改进仍无法改变的环境因素?你的经验和技能是否会过气?行业/领域中有哪些阻碍你个人发展的因素? 把每个部分拆解成无数个小问题,不停地自我发问,经过这么一番审视,你会对自身有更清晰的觉察,也会更了解自己。

6创新扩散模型

7用户增长曲线模型

7.1 S型曲线:在任何c端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品和运营们经常讨论的就是用户增长模型。从曲线的发展可以看到产品发展的阶段,一般来说主要有S型曲线和J型曲线两种。S型曲线:产品要经历长时间的缓慢增长,到达一个引爆点后便进入高速增长期,然后产品进入到成熟期,在用户饱和之后产品进入衰退期。7.2 L型曲线:

85W3H模型

8.1 模型释义:5W3H(英文全称是:What,Where,When,Who,Why, How,How much,How feel。)分别是指你要做什么、在哪里做、什么时候做、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成本、用户反馈。8.2 常用于运营领域: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8.3 场景化思考:为什么你要做社群运营?如何搭建用户激励机制?运用5W3H模型分析,制定改善用户注册体验?8.4 举例:5W3H思維模式如何用5W3H将问题描述清楚?(例如8D 的“问题描述”中可以使用)What,Where,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feel(1)Who:人—-什么人发现了问题?如制程人员、客户、供应商(2)What:事物—-什么东西出现了问题?例如产品、半成品、机台、人员、软件、服务(注意不是“事件”是“事物”,很多人经常会描述成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只需要描述发生了问题的“事物”)(这个非常容易混淆)(3)Where:地点—-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如地点、位置、方向(4)When:时间—-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问题发生持续的时间段、或者客诉的时间点(5)Why:原因—-为什么这个成为了一个问题?例,一般与标准、规格、目标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则成为了一件异常问题。(注意不是解释问题为什么发生,只是解释为什么会称之为一个问题) (这个非常容易混淆) 举个例子吧,说一只没有把手的杯子是坏的,在描述WHY的时候,就应该表达成,因为这种型号的杯子是有把手的,而目前这一个(或一批)没有把手,故这个杯子为不良品。(因为不是所有的杯子都是有把手的^ ^,不能说没有把手的就是坏的,要跟特定产品的特定标准进行对比)(6)How:方法—-用什么方法量化异常的程度?注意:不是如何做对策,如何改进问题,因为这个5W3H仅仅是描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这个非常容易混淆)(7)How much:问题发生量—-问题发生的程度有多大?例,问题发生在哪些产品中?发生的量有多大?问题持续了多长时间?问题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可以用图表来表达How much。(8) How feel:客户感受—-该问题对客户造成了怎么样的满意度上的影响。如何用5W3H将做某件事情描述清楚?(例如8D中的矫正措施计划里面,可以使用5W3H)What,Where,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feel(1)Why:为何—-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如此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或理由)(2)What:何事—-什么事?做什么?准备什么?(即明确工作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  (3)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在哪里做?(工作发生的地点)?(4)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检查?(时间)(5)Who:何人—-谁去做?(由谁来承担、执行?)谁负责?谁来完成?(参加人、负责人)?(6)How:如何—-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用什么方法进行)?(7)How much:何价—-成本如何?达到怎样的效果(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果?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概括:即为什么?是什么?何处?何时?由谁做?怎样做?成本多少?结果会怎样? 也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原因、内容、空间位置、时间、执行对象、方法、成本。再加上工作结果(how do you feel):工作结果预测,就成为5W3H

9用户金字塔模型

9.1 模型释义:用户金字塔模型的建立,自上而下,上层影响下层。主要为了让运营者对用户的构成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抓住的是金字塔顶端20%的用户;可以利用用户进行有效地管理用户;并且每个模块可以再进行拆解成小金字塔,作为管理工具,增加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关系。9.2 常用于运营领域:用户运营、内容运营9.3 场景化思考:如果给你一个社区型产品,你会如何搭建用户金字塔模型?9.4 举例:可以用以下几种常见方式进行判断:1)金字塔模型分层

2)AARRR模型分层

3) 用户价值模型分层

何为核心业务逻辑?以脉脉为例:

把脉脉的这么多功能进行罗列之后,基于对产品逻辑梳理及业务分析之后,我们知道脉脉最核心的功能是找工作、搭建职场人脉、职场社交。在确定了产品核心业务逻辑之后,我们要思考:

会否因为某些用户突出的表现、活跃、贡献而给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是否存在无外界干扰情况下的自然状态下的用户生长进阶?

我们需要根据上述思考结果进行金字塔模型搭建,如果产品会因为某些用户突出的表现、活跃、贡献而创造更多价值,那么就可以依据用户活跃、稀缺性等进行分层。如果用户会自然进阶,那就搭建好可以自然进阶的角色。 搭建过程中,对每个层级用户的命名其实相对是不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定义这些用户层级。比如:你可以把知乎中最核心的用户叫做“独领风骚”,把最大众的用户叫做“初出茅庐”,这些都很简单,重点是如何定义“独领风骚”和“初出茅庐”到底是谁,找到分层的节点和分层的依据。我们可以把知乎中的名人/KOL定义为“独领风骚”,他们是知乎重点维护的对象,自身带有一批话题追随者,是意见领袖,可以产出高质量高浏览量的内容,提升知乎站内整体的流量和互动表现。我们可以把各个话题/领域下的专家/高贡献用户定义为“登峰造极”,他们可以产出专业的内容,成为自媒体时代出口成章下的一股清流,一直保持着知乎的内容影响力,解答有需求用户的疑惑。我们可以把偶尔回答出一些具有互动性(感谢、收藏、赞赏)内容,对知乎使用度很高,热爱赞赏、收藏其他答者内容的用户定义为“炉火纯青”,他们是核心流量的贡献者,是话题内容的传播者。我们可以把普通的浏览型用户定义为“初出茅庐”,他们还没有/不喜欢回答问题,只是经常查询/浏览一些话题,然后没有留下太多互动足迹,是流量贡献者。 找出以上各个层级的用户,我们可以借助数据、用户标签等来完成,相信大部分产品都是具备用户基础数据和行为数据的。比如:Chris是互联网运营领域的名人,很牛逼,也入驻了知乎,开了话题,但是发言数和互动数都低于一个平均值,那么这个名人可能就无法进入“独领风骚”层面,需要更细的去分层运营。 进行完用户分层,需要针对每个层级的用户,我们产品对该用户的定义、期望,来制定专门的运营策略。以早期的美丽说为例:

时尚达人,定义为“美女、承载品牌形象和对外宣传”,蘑菇街对时尚达人的期望是“树立品牌”,核心运营策略是“签约,给时尚达人固定的收益、形象包装和品牌曝光”。超级达人,定义为“懂时尚,有欲望来表达自己,输出优质内容”,蘑菇街对超级达人的期望是“创造内容”,核心运营策略是“给超级达人分成,帮超级达人宣传提升知名度”。活跃用户,定义为“喜欢时尚,不一样有能力输出优质内容,但乐于传播分享”,蘑菇街对活跃用户的期望是“传播内容”,核心运营策略是“给活跃用户定期回馈,邀请参加一些线下活动,寄送一些小的精美礼物”。需求大众,定义为“消费内容,找到想要的东西后就会离开”,蘑菇街对需求大众的期望是“消费内容”,核心运营策略是“全站活动,各类优惠券、折扣、代金券发放引导转化”。当我们做好了上述内容,就可以基于每个层级用户的核心运营策略,结合公司现有的资源和手段,做一些可落地执行的具体的运营工作。

三连下,了解更多内容心灵鸡汤板块

一个人STRIVE

每次的遇见都会惊醒一个未知的自己,每次的伤害都会在炼狱成长。

STRIVE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