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识形态(知觉的作用有哪些)

何为意识形态?

感谢您的邀请,意识形态是哲学概念,那么,我们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什么是意识形态。

首先,了解一下意识形态的概念。所谓意识是就是,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就是,观念的上层建筑,它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包括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等。

其次,我们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意识形态的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由此可见,意识形态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世界的反映。它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意识形态也会随着适应而改变。意识形态的载体是语言、观点和看法。

再是,我们要认识到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只要我们在精神上不缺钙,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艰苦创业,努力一奋斗,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在意识形态上,一定要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以上是我对你的什么事意识形态问题的回答。

心理学中“知觉”有哪些作用或特性?

心理学中“知觉”有哪些作用或特性?

一、知觉的心理学解释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意义性)、整体性、恒常性。

二、知觉与感觉的区别

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象,从而知道它的意义。

与感觉相比较,知觉又具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

(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尝试用词去标志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二)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的过程。

(三)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可以说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什么是意识形态(知觉的作用有哪些)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

(五)知觉的意义性

知觉的意义性,即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经验试图解释它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人的知觉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知觉的理解性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表现。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需要不同、期望不同,对同一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一张检验报告,病人除了知觉一系列的符号和数字之外,却不知道什么意思;而医生看到它,不仅了解这些符号和数字的意义,而且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知觉与记忆和经验有深刻的联系。当知觉时,对事物的理解是通过知觉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达到的,而思维与语言有密切关系,因此语言的指导能使人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更迅速、更完整。

(六)知觉定势

知觉定势 (perceptual set)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具体而言,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受前面曾从事过的活动影响,倾向于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当这种影响发生在知觉过程中时,产生的就是知觉定势,它一般由早先的经验造成。当然,知觉者的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也会产生定势作用。如人的情绪在非常愉快时,对周围事物也可产生美好知觉的倾向。定势具有双向性,积极作用是使知觉过程变得迅速有效;消极作用则使定势显得刻板,妨碍知觉或引起知觉误导。这也就是在生活当中,按照我们的经验感知外部的事物,这使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上的成本,也会减少犯错误。但是它却让我们显得死板,有时候不够创新,对待事物不够灵活。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既要保持原来知觉的恒常性、理解性、不变性,又要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有的人既能以去的经验作为指导面对当下的生活,还可以做出适当灵活性的转变。知觉是很重要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它也是我们的一种心理能力。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都要了解它,让它帮助我们向更好的方向走去。

声明:本篇文字内容归韦志中所有,严禁其他公众号转载,如有发现,责任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