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空城计的司马懿是什么样的品质)

说起诸葛亮,可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隆中。再后来刘备三顾草庐请出了诸葛亮,并且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让刘备从一穷二白变成了一方霸主。在蜀汉政权建立之后,诸葛亮任丞相。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为蜀汉的延续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然而在正史中的诸葛亮,远没有民间流传得那么完美和神奇。明代以后,尤其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诞生,再加上历代的杂记和戏曲的吹捧,广大民众对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的崇拜简直已经到了奉若神明的地步了。
空城计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空城计的司马懿是什么样的品质)
诸葛亮
鲁迅就曾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在近代的戏曲舞台上,歌颂诸葛亮的剧目非常的多。其中京剧为例,“三国故事戏”多达 155 个。而诸葛亮作为主要人物的剧目至少有 38 个,像《三顾茅庐》《群英会》《借东风》《骂王朗》《空城计》《斩马谡》《战北原》《七星灯》等,早已脍炙人口,影响深远。
而在这其中,《空城计》是很特别的一出,因为这是唯一描写诸葛亮失误的戏。但是奇怪的是,观众在看完这场戏后,反而更加的崇拜诸葛亮。这出戏一百多年来久唱不衰,总会有细心的观众从中隐约感受到诸葛亮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今天我们就通过空城计来谈谈诸葛亮悲情的一生。
(一)空城计故事从历史到艺术的衍化
空城计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晋陈寿著《三国志》中裴松之注文所引的“郭冲三事”。原文的意思是 :诸葛亮当时驻扎在阳平关,把魏延等将领都派了出去,司马懿带领 20 万大兵前来,但不是冲魏延那去的,而是冲诸葛亮这里来了,并且打听清楚了“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这时的诸葛亮是骑虎难下了,召回魏延也来不及了,便传令大开四城门。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一生谨慎,疑其有伏兵,就沿着北边山地退却了,后来司马懿得知真相后自叹不如。

诸葛亮
但裴松之否定了这个故事,认为“此书举引皆虚”。因为据郭冲说,故事发生在建兴五年诸葛亮屯兵沔阳的时候。
裴注 :“亮初屯阳平,宣帝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始与亮于关中相抗御耳。”
可以看出,诸葛亮出祁山屯兵在阳平关、沔阳一带,但这时候的司马懿在宛城。一个在陕西,一个在河南,两人怎么可能会碰面?所以这不是真事。
《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何要把一段虚假的注文加工成小说情节,这背后的思想是什么?这必然涉及到小说的创作背景、过程和作者。
1、《三国演义》不是罗贯中一人独立完成的
《三国演义》的最早版本,是明嘉靖壬午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据考证,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 1330-1400 年间,也就是小说成书最晚也在元末明初之际。而历史上有关三国的故事一直流传不断,史料也经年积累。
最早记录三国历史的是东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稍后南北朝时,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这也是今天见到的有关三国历史最严谨的史书。另外,东晋人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也是记载三国的史书,据唐代《大业拾遗录》记载,隋炀帝时已有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杂戏。到宋元时期戏曲形成,三国戏被搬上了舞台,三国戏的剧目就有 40多种。

诸葛亮
由此可见,三国小说作者虽署名罗贯中,但绝不是一人一时的作品,而是在上述史书、杂记、平话和戏曲的基础上,经长期的历史过程,由集体创作而成。由于是长期的传颂,民间艺人的虚构就在所难免。
其中诸葛亮最为明显,像写他“七星坛祭风”、“巧布八阵图”、“定军山显圣”,这些都是纯属子虚乌有,而“孔明借箭”更是张冠李戴。
2. 经过修订后的《三国演义》
现在我们读到的《三国演义》的版本,并不是罗贯中的原本,而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重新修订的。
毛氏父子修订《三国演义》的主旨,是通过歌颂刘备的“仁政”来鼓吹孔孟的思想,通过赞美诸葛亮的大忠大贤来宣扬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通过美化关羽来提倡忠、孝、仁、义等封建礼教。
表明蜀汉政权为正统,那刘备和诸葛亮正是一对明君贤臣的黄金搭档,这对后来形成诸葛亮崇拜起了关键作用。竭力赞扬像诸葛亮这样忠君、忧国、公正、无私的人臣典范,无非就是想为天下士人指明一条康庄大道,那就是学诸葛亮,走他的路,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诸葛亮
这样一来,为神话诸葛亮的智慧而虚构一个“空城计”的故事就很自然了。
3. 构思巧妙的空城计
空城计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为了创作这一故事还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因为马谡失街亭是有史实依据的,据《三国志》记载 :
“六年春……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作者把虚构的空城计,放在失街亭这个事实之后,使故事既完整又合理,不唐突也不虚假,让读者觉得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则故事写孔明在失误中取得胜利,其实是通过写诸葛亮反面的失误,来证明他正面的智慧。
(二)被戏剧升华的《空城计》
空城计故事被搬上戏剧舞台,最早的记载是清代无名氏的剧本《失·空·斩》。
而剧作家和演员为了编排方便和情节紧凑,把这一故事编成了三段既独立又完整的剧目《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称为《全本空城计》,俗称《失·空·斩》。”
自这一剧目问世以来,京剧版的《空城计》无疑是演出最为成功,影响最为巨大的。《空城计》作为京剧剧目最早出现在清同治年间。

空城计
《空城计》中的孔明不同于《群英会》《借东风》等剧中的孔明,因为这是中老年时期的诸葛亮,气质上不是英姿勃发、潇洒飘逸,而是夙兴夜寐、深沉凝重,所以演员要唱出感情,通过唱腔的神韵准确地表现诸葛亮对军情的焦虑、对命运的困惑和对人生的感慨。
京剧那独特的形象塑造,把诸葛亮的悲剧命运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很好地传达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诸葛亮的悲剧命运的最好诠释
1、诸葛亮是失败的英雄
诸葛亮不仅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名度最高的名人之一。
在人们心目中,他既是能掐会算的神人,又是鞠躬尽瘁的完人。中国人有着深深的诸葛亮崇拜情结,古往今来,没有一个贤臣、帝王师的才能、智慧、品德、口碑能和他相比。
尽管诸葛亮是名震华夏的神人,但是他又是一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失败英雄。

诸葛亮像
最终也没有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反而落得积劳成疾,抱恨而终的结局。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然成为最具悲剧意味的人物。
2、诸葛亮的悲剧有典型意义
诸葛亮出山之前,在隆中的隐居生活是很惬意的,这在《三国志》中有寥寥数语的记载: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
表面上看卧龙先生真如闲云野鹤一般逍遥自在,可孔明真的如此安闲乐道超然物外吗?其实他没有一天不关注着时局的变化,这从他缜密、宏大的《隆中对》中就得到了证明。他的隐居无非是韬光养晦、静观其变,何时出山要依时势的变化,只要时机成熟马上就会走出山林,可见他是一位静观待变型的隐士,这也符合卧龙的内涵。

斩马谡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果然不负众望,一出山就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大败曹军,接着出使东吴联结孙权取得外交上的胜利,又和周瑜、鲁肃一起谋划了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
难怪刘备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忠心耿耿为刘备效命,除了刘备弘毅宽厚、谦恭待人、施行仁政符合孔明心中儒家的王道思想外,刘备的三顾茅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这极大地满足了孔明的虚荣心,让他享受到了天下士人魂牵梦绕的最高礼遇。这知遇之恩和日后的托孤之重,成了孔明后半生的人生使命和精神动力,靠这点寄托,他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晚年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劳师动众,但是却寸功未立,最后不但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而且自己还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内心是悲凉的。
蜀汉自夷陵战败元气大伤,再加上地小民寡、刘禅暗弱,已注定没有多少打败曹魏统一全国的可能了。对这一点,诸葛亮也是清楚的。

空城计
可他不甘心偏安一隅坐以待毙,因为那样既对不起先帝“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的托孤之重和知遇之恩,又辜负了自己“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的鸿鹄之志,所以他不惜穷兵黩武,百折不挠地和命运抗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亮的命运具有悲剧精神,他的人生具有典型意义,代表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政治人生的必由之路。
结语:
空城计是军事上的偶然事件,可却是诸葛亮悲剧命运的一次体现。本来诸葛亮一出祁山势如破竹,威震关中,就在即将直逼长安的时候,没想到马谡竟不听指挥失守要塞,致使前功尽弃,险些全军覆没。
万般无奈之下,他冒着生命危险,摆下一个空城计,拼死一搏。诸葛亮在城楼抚琴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
首先是紧张,因为眼前就是战场。
其次是悔恨,他后悔错用了马谡。也恨自己千算万算没算到马谡刚愎自用和将帅不和,更恨上天无情,自己鞠躬尽瘁却还是人算不如天算,真是天不佑蜀汉。

诸葛亮哭马谡
事后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哭的既是马谡,也是自己,哭马谡的参军之才,哭自己的无力回天。
诸葛亮贵为武乡侯,又是三军统帅,谨言慎行的性格和位高权重的职责,使得他的内心世界是很少向外人流露的,可在空城计这个情节中,他尽情地宣泄了一回。
空城计所体现的智慧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谋略的重要内容,而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中,得到了极为形象而生动的体现,他鞠躬尽瘁、神机妙算的形象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道德与智慧的结晶。
“诸葛亮崇拜”之所以形成,就在于士大夫追求的功业、智慧、才能、流芳百世等等,都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体现。尽管诸葛亮没有完成使命就以身殉国,是个失败的英雄,但是历史并不以成败论英雄,他的道德理想、价值追求和人格魅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将永远被传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