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矿工陆续升井(平邑矿难救援4名矿工升井)

1月24日,一个胶东半岛的小城沸腾了。在栖霞笏山金矿事故发生后,被困14天的11名矿工顺利升井。
一名矿工升井后,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轻轻地前后摇摆,表达对救援人员的感恩,他说,“最想让家人知道,我们还活着。”
纸房村的陈宝军紧紧守在电视前看直播,寻找弟弟的身影。终于,他看到一个升井矿工的体型很像弟弟陈宝仁,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陈宝军突然发现这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一条红绳,就是弟弟的那条红绳。“我相当相当开心,真的相当开心。
栖霞出租车司机们的对讲机一个劲儿地响,“上来了,上来了”,很多市民围在栖霞市人民医院的门口,都想见见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栖霞市人民医院一位医生今天在门诊部坐诊,她在门诊楼和住院部间来回跑,去给矿工们检查身体。她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是他们重生的日子。”
1月24日上午,救援人员在“4中段”发现一名被困工人。这名被困人员为新发现的被困工人,随后被升井并送往医院。15时18分许,随着最后一批2名被困人员升井,在“5中段”发现的10名被困工人全部升井。
至此,已取得联系的11人全部成功升井。另有10人下落不明,1人无生命迹象。
现场:获救矿工双手合十向人群致谢
1月24日15时03分,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回风井井口再次响起两声铃音,根据矿井信号规定,这意味着吊桶上升。防坠物的井口金属盖板打开,钢丝绳轻微摇晃后被牵引向上。
14分钟后,黑色吊桶载着两名被困矿工和救援人员缓慢升井,现场响起掌声。两名矿工戴着避光的黑色眼罩,被先后搀扶出吊桶。其中一位着墨绿色雨衣的矿工双手合十向人群致谢。
被困矿工陆续升井(平邑矿难救援4名矿工升井)
1月24日,栖霞金矿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备好担架等待着矿工升井。烟台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救援指挥部消息,井下350米到446米间,有1300立方米、70多吨重的堆积物,按原计划,预计主井救援通道打通至少需要15天。但24日上午,清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4日上午,救援人员在井下清障时,于四中段发现一名此前下落不明的矿工,其身体极度虚弱。11时13分,这位矿工升井,被四名救援人员抬出黑色井桶,抱上担架,送上救护车。此后,五中段10名被困矿工,先后分四批升井。据现场救援专家介绍,升井人员顺序,由其伤情轻重决定,伤情重的先升井。
被困矿工陈宝仁的哥哥陈宝军说,知道矿工顺利升井的消息,他紧紧守在电视旁盯着看直播,想要从获救矿工里找到弟弟的身影。“相当着急,心提到嗓子眼了。”
陈宝军说,他看到一个矿工的体型很像自己的弟弟陈宝仁,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一条红绳,就是弟弟的那条红绳。“我相当相当开心,真的相当开心。”陈宝军说。“我想去看我弟弟,很感谢救援人员。”
一名救援人员告诉现场媒体,专业人员会陪伴矿工升井,确保过程中的安全。此外,在井下会先检查矿工有无受伤,为他们戴上眼罩,避免升井后因长期未见阳光受光线刺激。
应急救援指挥部1月23日通报,五中段井下10名矿工已恢复正常饮食,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存环境良好。井下矿工不断通过激光笔投射、喇叭喊话等方式搜寻被困人员,但未收到其他失联人员信息。

一名矿工升井后,双手合十向人群致谢。烟台市委宣传部供图
此前,救援人员还向井下投放手消毒液、口罩等物资。新京报记者注意到,1月24日部分获救矿工升井时,有佩戴口罩。
救治医生:今天是个好日子
1月24日下午一点半左右,三辆救护车载着升井的矿工从金矿飞速赶往栖霞市人民医院,前后各一辆警车开道。
医院门口有多名警察在维持秩序,院内的车道都被疏通,民众自觉沿着路边走,为生命开道。在医院的急诊楼下,数名医生和护士站在担架车旁等待着被救出来的矿工送诊。
栖霞市人民医院一位参与救治的医生杨萍(化名)表示,这11名矿工神志清醒,说话自如。矿工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和护士先帮矿工把脏衣服全部换下来,擦干净身体,进行简单的伤口包扎,再换上病号服。杨萍看到,护士在给矿工脱衣服时,一个矿工还不好意思,护士跟他解释,“没事,换上新的。”他才松手。
杨萍没有看到矿工们的具体名字,医生们用排列序号的方式区分矿工。

1月24日,栖霞市人民医院急诊部楼下,医护人员等待运矿工的救护车。新京报记者乔迟 摄
杨萍说,最早升井送医的那位4中段矿工身体较虚弱,身体有伤痕并且有些溃烂,屁股上有两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溃疡,地底下潮湿,“脚也溃烂了。”
这名矿工是之前没有取得联系的10名矿工之一,身体极度虚弱。自1月10日爆炸事故发生以来,他已被困14天。
“他可以说话,但说得不多,身体无力。”杨萍认为,这名矿工在4中段应该很少活动,“求生的欲望非常强烈”,凭借着顽强意志力活了下来。
杨萍说,水可以让人体代谢,这让一直失联的4中段矿工得以幸存。这名矿工饿了太长时间,先不能吃饭,不然刺激胃会引起胃溃疡,现在只能喂药输营养液,慢慢给他调理胃。
4中段身体虚弱的矿工和其他4名5中段矿工住在医院住院部4楼的ICU病房,剩下的矿工在住院部2楼普通病房。11名升井矿工每人配备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照顾,每人住一间病房。除了一个50多岁年龄的矿工在ICU,其余矿工年龄大多在30岁至40岁之间。
杨萍一一检查过这11名矿工的皮肤,她看到矿工们没有严重的外伤,有些地方破皮了,但只是轻微伤。除了4中段那位矿工,其他人都能正常吃饭,他们还吃了火腿肠。“没有大碍,就是身体虚弱。给他们调理调理,很快就能出院。”
杨萍说,矿工们现在还戴着眼罩,估计到晚上或明天适应以后才能摘眼罩。
1月24日15时10分,第五批顺利升井的两名矿工中,一名矿工双手合十,慢慢地前后摆着,表示对救援人员的感谢。这名升井矿工对现场记者表示,自己的状态还行,现在最想做的事是通知家人我们还活着。
杨萍对这位矿工印象深刻。“他精神很好,就是有点高血压。他很兴奋,反反复复地跟我们说,他就是敲钻杆、拽绳子,往地面上递纸条的那个人。”
杨萍听口音知道这名矿工是本地人,“他跟医生说,他是在井下的吊车里弄电缆的,爆炸的时候,人直接被冲击波从车里甩出去了。”
杨萍说,最后出来的两个矿工是身体情况最好的,没什么毛病,“和正常人一样。”
“原来还说15天,没想到这么快就救出来了。今天是个好日子,是他们重生的日子。”杨萍说。
专家:救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1月21日,新京报记者从栖霞笏山金矿事故救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爆炸导致井筒内管路、通信缆线等搅在一起造成严重堵塞,经评估测算,预计竖井距井口350米至446米处,仍有厚度约100米的严重堵塞,障碍物大约有1300立方米、70吨重。 由于障碍物体量过大,预计主井救援通道打通仍至少需要15天,甚至更长时间。
但发布会过去仅3天,井筒就被打通了,远低于预估时间。对此,1月24日下午,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总工肖文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预估的救援时间是根据堆积物重量和体积测算得出的,但救援工作在1月24日早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肖文儒解释称,救援人员在清障过程中清理完大型堵塞物后,发现堵塞物下部有较大空洞,“这时候我们的进度就加快了。”
在救援现场的兖矿集团救护大队战训科科长张立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1月24日早上8点到现场时,井筒清障工作还停留在377米处,约1小时后,就下降了40米,没多长时间就到了4中段。“377米处向下几乎不用清理,吊盘就直接下到4中段、5中段。这么顺利,非常出乎预料。”
6中段仍有一名被困矿工,张立红表示,目前尚不确定5中段与6中段之间是否有杂物,因此也不好判断什么时候能救出该矿工。
现场救援人员告诉媒体,在所有被困人员升井之后,会持续搜寻失联人员。
据救援现场视频,矿工被救出后都戴着黑色眼罩。某消防支队特勤大队队长陈方(化名)解释称,这是为了保护矿工的眼睛和视力,“人长时间待在黑暗和避光的环境中,忽然接触光源,会对视力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地震或塌方的救援中,当人员被困时间超过12小时,救援人员都会给被困人员戴上眼罩。
陈方表示,一般情况下,受困人员被救后,医生会判断他们是否脱水或缺盐,然后给他们输一些葡萄糖和能量液。对于没有明显外伤的矿工,后续会进行身体机能综合测试和心理干预治疗。
新京报记者 乔迟 李桂 杜寒三 编辑 胡杰 校对 杨许丽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