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账单已还清。”看着手机上跳出的页面,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生瑞塔长吁了一口气。去年“双十一”时,她用花呗购买了一件2800元的羽绒服,随之而来的就是长达六个月的分期付款。4月10日,她终于还清了所有花呗。“当时是和男朋友买的情侣装,后来男朋友没了,债务却跟到现在。”瑞塔苦笑道,“无债一身轻啊,以后还是得理性消费。”
开“呗”有益?
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用户将获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费额度。在消费时,他们可以预支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自推出以来,花呗深受年轻群体的欢迎。据支付宝发布的《2020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中国1.75亿90后中,已有6500万开通了花呗。
分期付款功能是吸引许多用户使用花呗的主要原因。它是购买商品时全额扣款花呗额度,分期进行还款的一种支付方式。用户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3期、6期、12期、24期不等,具体期数和手续费以商品页面显示为准。每月10号是花呗的最晚还款期限,用户可以根据账单详情选择全额还款或最低额还款。如果逾期还款,则会计算逾期罚息。
花呗分期付款。(图片来源:淘宝网)
比起一次性付清,将货款分摊到每个月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消费者的压力。“我不太喜欢某个月卡里的生活费突然少很多,这会让我有点焦虑。分期付款使每个月的生活费支出差异不会太大,同时也能够避免突然没钱。”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王希这样说。
当资金周转不开时,花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燃眉之急。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生文文认为,比起别的借贷平台,花呗的易用性和安全性更高,因此当年轻人的经济压力较大时,它可以成为首选。“有一晚我突发肠胃炎,去医院挂号、开药花了七百多元。付款时卡里没有那么多钱,我就开通了花呗救急。”文文说。
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生贾洺表示,有时因为课程需要购买相机、电脑等设备,也会考虑使用花呗。“这些东西并非是不理智消费,而是为了更方便地完成课业而购买。”
蚂蚁花呗标志。(图片来源:搜狐网)
此外,利用花呗理财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新玩法”。“我学到了一个词叫‘宝呗青年’,它指的是一边用花呗,一边把闲置资金转入余额宝赚取收益的年轻人。受到这个概念的启发,我也开始使用花呗理财,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谈起第一次使用花呗的原因,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乐巍旸说,“我开始用花呗,并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我把它当作一种处理闲置资金的理财方式。”
困在花呗里的年轻人
花呗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予人方便,然而也有许多大学生因为缺乏自制力和对借贷风险的警惕意识而陷入无力偿还贷款的困局,成为了“负债者联盟”的一员。
财政金融学院2018级本科生平平曾经是一名JK制服爱好者,她表示迷上买小裙子后,生活费就不够用了,也不敢向父母要。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她叹了一口气,说:“我超前消费所购买的都是非必需的衣服。花呗会让我自然地预支下个月的生活费而不去考虑后果,最多的时候我借了800多元。”
豆瓣小组“负债者联盟”。(图片来源:豆瓣网)
花呗带给用户的是经济和心理的双重束缚。“即使一个月只用了一次花呗,它也会不断提醒你,还有欠的钱要还。”王希说,“所以每月初我一收到生活费就立马打开花呗。把该还的钱还清之后,我才能放下心来。”
大学生陷入还款难的困境,与花呗本身的种种暗示和诱惑脱不开关系。与传统的贷款、信用卡相比,花呗的门槛较低。只要用户拥有一个支付宝账号、绑定了信用卡、是淘宝的长期活跃用户且芝麻信用分达到600以上,即可开通花呗。开通步骤也十分简单,用户进入支付宝首页的“蚂蚁花呗”选项后就能找到开通按钮。相对而言,想要关闭花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贾洺指出,关闭花呗的设置路径较为隐蔽,“感觉有些麻烦,就懒得专门去找方法关。”
花呗时常给用户营造出可以省钱的假象,让他们觉得只要按时还款就无需支付利息。如果使用花呗分6期购买二百多元的衣服,每个月需要支付三四十元。三四十元看似数额很小,但不知不觉中,多笔小额支出累积下来,可能早已超出了可承受的消费范围。而用户往往要等到还款时,才会猛然惊觉。“花呗分期不断累积,不知不觉我就欠了很多钱。”王希说,“我以为每个月只用还二百多元,但实际上会比想象中多一些,最多的时候要还七八百元。”
待还花呗截图。(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此外,随着用户消费越来越高,花呗会不断提高额度,给用户一种“我还能买”的错觉。每个月还完钱,生活费就见底了,然后又透支花呗,形成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比如我本来的额度是1500元,当花了约600元时,它就会给我开通500元的临时额度。”平平说,“花呗的套路真的防不胜防。”
商家和媒体的各种运作也在不断放大着学生的消费欲望,成为他们从泥潭里脱身的巨大阻碍。花呗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淘宝和天猫,其中大部分商品都可以使用花呗支付。每到购物节,“花呗支付下单立减6元”“分期享8.8折优惠”等铺天盖地的宣传更是鼓动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它会让我觉得这羊毛不薅白不薅。”乐巍旸略带调侃地说。
与现金相比,花呗支付的感受也没有那么直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其交易量比实体信用卡用户的交易量增加了23%,总支出增加了2.4%。
购物时花呗支付的诱惑。(图片来源:搜狐网)
与花呗“分手”
2020年B站科技全明星峰会上,蚂蚁集团CEO胡晓明就“无收入年轻人使用花呗超前消费导致背上债务”的问题作出了官方回应。他指出,花呗就是一个简单的临时性的金融工具,它的算法系统会给恰当的人匹配恰当的额度,对大学生基本不提供高额度的服务。
然而,花呗本质上还是一种借贷。今年3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致其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的现象进行整治和监督管理,明确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实际上,这已经是中国银保监会第三次整治大学生借贷市场了。2009年,银保监会下发通知,规范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的业务;2017年,银保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的业务。
中国银保监会的通知。(图片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
限制大学生使用花呗的规定一推出,便掀起了一波热议。在乐巍旸看来,这项政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年轻人在当下很容易被一些直播带货刺激购买欲,加上花呗和支付宝是绑定的,他们可能会进行很多不必要的消费。”王希也认为,随着花呗日常化,许多人对于这一平台较为信任,认为这只是以另一种方式提前安排自己的钱款,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借贷,这无疑是很危险的。“超前消费并不是好的习惯,减少花呗使用也是为了大学生好。”
花呗、京东白条等借贷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其利弊最终还是取决于使用者个人的消费心理和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合理消费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但真正在点下付款键的那一刻保持理智又谈何容易?贾洺认为:“消费的时候要多评估自己的生活费和要买的东西,看看能不能下个月再买,或者能不能干脆不买。”量力而行、避免冲动消费为我们在科技与人性之间筑起了一堵保护墙,保持这种谨慎是避免落入“花呗困境”的最好办法。
花呗交易提醒。(图片来源:看点快报)
当还款的压力和痛苦远大于超前消费的快感时,许多人选择了及时止损。王希表示:“大概再过三四个月就全部还完了,还完之后我打算不再使用花呗了。”瑞塔在结清账单、恢复额度后,终于成功按下了页面底端的关闭花呗选项。“不被物欲牵着走的感觉真好!”她释然地说。
(文中瑞塔、文文、平平、贾洺、王希均为化名)
来源:青年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