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学烧友群体里面,煲机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直都备受争议,有人说这是耳机正常工作的必经之路,也有人说煲机实际效果聊胜于无。而一直以来,煲机方法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各家耳机煲机标准差异巨大,小至自然煲开,大至各种噪声轮番煲透,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招就不一一介绍了。
网上各种观点各种言论和科学研究,有些是真有其事,但有些又是按照自己目的和意图去对小白“双盲”,其中可确信的并不多,从而导致行业乱象丛生。究竟煲机方法有没有用,煲完究竟变化究竟有多少呢?今天小编我来说说自己个人的看法。
煲机究竟是什么?
按照一般常识来说,煲机是让耳机的单元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这样能让耳机声音表达更接近正常状态。然而这些让人争得脸红耳热的说法究竟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回归正题,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厂家推荐的煲机方法吧。
达音科在产品介绍上推荐的煲机方法
索尼推荐的煲机方法(图片来自JD)
铁三角推荐的煲机方法(图片来自JD)
在上述三张图中,他们煲机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耳机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才能进入正常的发声阶段,煲机产生的影响是事实存在的。那么问题又来了,哪些耳机需要煲,煲的时间多少,煲完后效果又如何,还有最重要的是,怎么去煲。
哪些耳机要煲?煲多长时间呢?
根据原理,煲机只对有单元折环的动圈耳机有效,至于比较另类的平板耳机(平面振膜耳机),还有以干冷著称动铁耳机以及高大上的静电耳机都是基本不用煲的。至于为什么说基本不用煲呢,因为整幅耳机中的线材也需要煲的,但煲线所需时间远少于对动圈单元煲机所需时间。
常见的平头耳塞动圈单元
而越大的单元,需要煲的时间就相对更长一些,就是说使用大耳机的时候,所需煲机时间会相对更长一些,一般小耳塞,所需煲机时间会相对短很多,而具体煲机时间长短,又要根据具体使用振膜使用材料而定,煲机前后会有的听感变化。
大耳虽好,但成型时间相对较长
煲机后实际效果如何?
一般来说,煲机前后对比亦不会出现大幅差距,简单点说就8分和10分之间的差别,仅仅在听感上的区别,素质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举个例子热销一时的创新Aurvana LIVE!,煲开前后并没有过大的差别,仅在低频量感中存在细微的变化。
热销一时的创新Aurvana LIVE!
而影响煲机前后听感变化的因素,一部分是来自耳机本身特性,另一部分是听者自身耳朵和大脑对声音的反应问题。
首先说一下耳机本身,市面上大多数耳机虽然同为动圈设计,但实际上在使用的单元尺寸和材料方面是有差异的,因此煲机带来的变化效果不尽相同。诸如JVC的碳素振膜,还有国内流行一时的钛振膜等等,他们煲机后的听感会有微妙的变化。而部分低端入门产品,例如一般手机配塞或者地摊货之类,即使煲机后也不会有较大区别。因此煲机是否有用,要看具体的耳机而定。
JVC的碳纳米管振膜
其次,影响煲机后实际听音效果的,更多的是听者本身的耳朵和大脑对声音的反应,简单而言,听者的“木耳”程度。如果听者听觉本身不灵敏,高度木耳,就算解析再细致入微,听者也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更别说欣赏了。
那应该如何煲机呢?
煲机方法各有特色,各厂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推荐方法。而小编在这里推荐两种比较普通的自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如果各位家里还有收音机的话,不妨调到空白电台的白噪声进行煲机,比正常听歌2/3音量即可,每天播10~20小时,一个月下来基本上煲完。但这种方法有个缺陷,个人觉得靠白噪声煲出来的耳机,声音方面会略微干一点,齿印也会略微明显一点。
手机上收音机APP也可用作煲机
第二种自然煲开,每天早晚上下班乘车时正常听音乐1小时,晚上在家用2/3音量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这种方法尤其是每天坐公交地铁的上班一族。这样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煲机时间跨度比较大,需要有耐心。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煲机切忌使用高音量,因为让耳机长时间运作在过高音量下会对耳机单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特别在某些单元质量较差的耳机上尤为明显。
总结
尽管耳机煲机老生常谈,但耳机煲机后确实会让耳机听音上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听感变化程度,不仅受耳机本身特性影响,更受听者自身听觉能力因素的影响。所以小编觉得煲机是否真的能带来听感改变,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今天的超能课堂快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观看,内容浅显易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