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是因老鼠传播,那么老鼠会因它而死吗?如果不会,它又是怎么免疫的呢?
黑死病即鼠疫,特指发生在1348-1351年间流行于欧洲的大鼠疫,这场大鼠疫杀死了欧洲1/3到一半人口,因为病程晚期时病人因为内出血造成皮肤发黑的现象,被称为黑死病。
广义上,黑死病指从1347年底到1665年伦敦大鼠疫的300多年间的全球第二次鼠疫大流行。最初的3年流行之后,鼠疫在欧洲每隔6-20年发生一次,每次至少能杀死某个城市20%人口,最后一场是1665年伦敦大鼠疫,因为伦敦大火把老鼠全烧死了而提前结束,但也杀死了伦敦17%的人口。
这场大鼠疫始于蒙古草原,先在中国流行,然后沿蒙古商路到西欧,之后进入伊斯兰世界并返回中国,对旧世界各地均造成巨大影响,中国的死亡人数以千万计,元朝的崩溃就是黑死病造成的,明清交替也是鼠疫推动的。
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香港大流行时才被亚历山大·耶尔森发现。在此之前,人们意识到老鼠传播鼠疫。鼠疫杆菌存在于草原或高原啮齿类中,传给人往往通过野生啮齿类传给家鼠的途径,比如几十年前山西医学院发生了野鼠将鼠疫传给饲养的实验小鼠,然后实验小鼠传给医学院师生的事件。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人类侵入野生动物领地造成的,比如黑死病是因为蒙古商路的高度发达,明清之际大鼠疫是因为山西垦荒。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引起云南回民起义,清军入滇平乱,引发鼠疫并带入内地,加上太平天国战乱,使得鼠疫成了气候。东北大鼠疫则是因为西方女人喜貂皮,于是出现用旱獭皮做假貂皮,人们进入蒙古草原捕获旱獭所致。
老鼠并非鼠疫唯一传播途径,在东北大鼠疫期间,伍连德先生发现了肺鼠疫,鼠疫从旱獭传给人,再经过人与人之间呼吸传播,根据这个发现,身负天下安危的东三省防疫总医官伍连德先生力排众议,以隔离为手段控制了东北大鼠疫,这是中国预防医学史的不世之功。
在野生啮齿类中,鼠疫杆菌会致病致死的,例如旱獭患鼠疫后病怏怏的,当地人是不抓这种旱獭的,但关内来的人不懂,以为捡了便宜,结果导致大祸。但并不是所有的鼠疫杆菌都能致病,有些是能和平共处的,可能是因为某种因素刺激鼠疫杆菌变异,比如黑死病之前全球气候异常。因此找到这种剧毒株是生物战的一种手段,冷战时期前苏联把宝押在鼠疫上。每当专家们提出新的生物武器方案时,苏联生物武器项目负责人尼古拉·尤拉克夫少将就会让他们闭嘴:“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干什么?我就要一株!一株就够了!”
回到题目上,绝大多数感染了能够引发鼠疫的鼠疫杆菌后会死亡的,但它们不会马上死亡,会病上几天,这几天人接触到这种病老鼠就会被传上鼠疫,因此清人师道南在《鼠死行》中写到:“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能够治愈鼠疫的抗生素的出现,被称为一号病的鼠疫已经不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了,但鼠疫杆菌并没有消失,而是寄生在野生啮齿类中,等待着下一次惊天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