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南广场(西安北站南广场到大雁塔)

——“中州西安五日游”之三

20年,西安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上次来西安,破旧不堪的古城,一副落魄的模样,街上奔驰的主流车辆是红色奥拓,鲜有豪华车辆,马路两侧的人行道上到处痰迹斑斑,同东部发达城市相比,仿佛不在同一个国度,古老帝都的昔日辉煌无处寻觅。

西安大雁塔南广场(西安北站南广场到大雁塔)

鸟瞰西安街景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

西安,周代称丰镐。西周王朝以镐京为中心,分封诸侯,发布政令,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是周王朝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都会。在镐京中国开始了确切的历史记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暴动驱逐国王事件, 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镐京的“国人暴动”,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确切的历史纪年从未中断。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长安从此位于今西安的城址未变。唐朝定都长安后,改名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在原外郭城东北营建大明宫。宫城完全与今西安市重合,皇宫与今西安市明城墙重合。在唐朝以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虽然长安不再是王朝首都,但在中国的版图上的地位一直不容忽视。可以说,一部长安兴衰史,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半部兴衰史。

慈恩寺山门

这次西安古都之游,仍是从大雁塔开始的。进入大雁塔慈恩寺,需经过新建的大雁塔广场。由于大雁塔广场是新世纪工程,上次来西安,这里还是破旧不堪城乡结合部。如今的大雁塔广场,除了巍然屹立的大雁塔外,其余景观皆是新建。

大雁塔南广场鸟瞰图

大雁塔广场分南、北广场,南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大雁塔广场是陕西省的“文化景点”和“形象景点”,2004年1月1日竣工。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

玄 奘 雕 像

南广场标志性建筑玄奘立式青铜雕像,位于大慈恩寺前,高达五米。雕像由建筑大师张锦秋创意、著名雕塑家陈启南设计。包括雕塑、园林绿地、花岗岩铺地和水面过桥等设施占地32.6亩。

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携经卷657部、佛像八尊和大量舍利,载誉回到长安。贞观二十三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任该寺首任主持,并兴建大雁塔,用于收藏从天竺带回的舍利、佛像和经卷,此后专心致力于佛经翻译事业。

王昌龄雕像

广场步步是景,著名景观荟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二圣三绝碑”。该碑是大雁塔南门洞两侧嵌置的碑石,它并不醒目,如果不加注意,可能失之交臂。西龛碑石是由右向左书写,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龛是由左向右书写,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世称“二圣三绝碑”。两碑规格相同,碑文赞扬玄奘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功绩和非凡精神。两碑石于唐高宗永徽四年由玄奘亲手竖立于此,至今保存完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南广场的傍晚

北广场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等景观,广场南端置“水景落瀑”等景观。北广场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喷泉水面达2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其八级迭水池中的八级变频方阵是世界最大的方阵。每级水池有7级迭水,与大雁塔7层相印合。

大雁塔北广场喷泉

徜徉大雁塔南北广场,深深地被这里的景观所吸引,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尽情在此浏览。接着与妻子走向慈恩寺,这是我第三次参观大雁塔。第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同事出差兰州途径西安,那时大雁塔所在的慈恩寺早已荡然无存,大雁塔孤零零地屹立在一片荒凉的空地上。第二次就是2000年的那次出差,大雁塔已经有了围墙,部分恢复了慈恩寺建筑。

慈 恩 寺

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亡母文德皇后以报答养育之恩而修建,故名"慈恩寺"。当时,共有十三处院落,房屋达一千九百八十七间,并请赴印度取经回国的高僧玄奘主持寺务,著名的画家阎立本、吴道子都在此绘制过壁画。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籍。大雁塔初建时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后改造为七层,塔通高64.5米,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塔内装有楼梯,供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古城。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它的宏伟气势,明代人杨旦在《覌雁塔》一诗中写道:“岿然古塔倚青霄,胜览何妨去路遥。名氏销沈怀往哲,规模宏壮忆前朝。”千多年来,大雁塔是古都长安安的标志性建筑;改革开放后,大雁塔又成了西安一张靓丽的名片。在这里,不仅可以使人感受千年前的灿烂文化,还能让人深刻体会时代的变化。

大唐不夜城俯瞰图

大唐不夜城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是西安唐文化展示和体验的首选之地。

大唐不夜城仿唐建筑

20世纪90年代末,西安拟建曲江旅游景区,由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规划设计曲江核心区“七园一城一塔”布局,其中“一塔”就是大雁塔,“一城”就是大唐不夜城。

2018年下半年,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按照中国特色、地方特点、国际水平的总体要求,按照“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街一景”皆是精品的目标,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街区硬件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改造升级。改造后的步行街唐韵更足。

大唐不夜城的灵魂是大雁塔和盛唐文化,而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挖掘,大唐不夜城巧妙的培育出“不倒翁小姐姐”等行为艺术表演,再依托网络平台实现裂变传播,逐渐形成了新的IP。发展方向,包括不限于手办、视节目表演、文艺演出等。

不倒翁小姐姐

旅游2.0时代,传统的逛景点的旅游项目已无法满足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需求。大唐不夜城汇集的创意表演、歌手驻演和网红景点深受年轻游客喜爱。自媒体时代,拍个“不倒翁小姐姐”的视频就可以获赞十几万,这对喜爱社交媒体的年轻人来讲几乎是致命的吸引力。

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建有大雁塔北广场、玄奘广场、贞观广场、创领新时代广场四大广场,共同展现了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轴线,凸显西安的城市精神和文化意象。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雕塑景观街区和全国首个刷脸支付街区。

李世民骑马雕像

贞观文化广场是大唐不夜城的核心部分,由西安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曲江美术馆和曲江太平洋影城四组文化艺术性建筑组成。该广场采取立体式设计,以地面层的四个下沉式广场把地面和地下的活动场所有机联系起来。

大唐不夜城的中轴景观大道是一条2100米横贯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观步行街,是亚洲最大的景观大道,展现了以李世民、李隆基、武则天、玄奘等一代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为主题的大唐群英谱雕塑,以九组雕塑群与现代化的水景系统、灯光系统、立体交通系统相结合,立体展现大唐帝国在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地位并彰显大国气象,多维再现盛世大唐风范。

褚遂良雕像

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文明的国家,都城长安云集着众多的外国人士。唐朝文化远播东西,中华文明影响世界。万国来朝雕塑表现的就是大唐王朝四海成服,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

武后行从雕塑

雕塑景观步行街中部是武则天雕塑,该组雕塑以唐代仕女画家张萱的《皇后行从图》为蓝图,连接在贞观广场和开元广场之间,上承贞观之兴,下启开元之盛,完整地展示大唐盛世气象。

大唐不夜城的地标性雕塑,由李世民骑马像组成及周围的附属雕塑组成:中间,李世民威武端跨高头大马之上手,抖缰绳欲勒马前行,意气风发;四周,号手、旗手各半的24人仪仗队、鼓手2人及文臣武将各3人紧密相随。碑体正面雕刻“贞观之治”四字,背面为贞观政要名录数百字。

李隆基雕像

“开元盛世”主题雕塑总高12.95米,最高一层基座上是4.59米高的“唐玄宗李隆基”。4.59米取意为九五之尊,李隆基站立在巨大的圆形龙壁前,帝王风范尽显。第二层是唐玄宗最器重的6位重臣及20个番邦使节。第三层42个乐俑手持各种乐器尽情演奏。整个雕塑群由78个人物组成,营造出一种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的欢乐气氛。

大唐芙蓉园

使“国人震撼,世界惊奇”的大唐芙蓉园位于大雁塔东南侧,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水域面积300亩。

大唐芙蓉园

唐代芙蓉园遗址并无遗迹留存。2002年开始建设大唐芙蓉园,2004年落成,2005年4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大唐芙蓉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景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新建城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以唐文化为内涵,以古典皇家园林格局为载体,借曲江山水演绎盛唐名苑,服务于当代的一座现代性文化主题公园。2011年1月17日,大唐芙蓉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大唐芙蓉园仕女雕像

唐代以后,成规模的古建不多。乘车行进在西安市区,最醒目的古建非西安钟鼓楼莫属。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西 安 钟 楼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正方形,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由钟楼北侧台阶而上,一层大厅天顶“万道霞光”的圆形彩绘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块由四季花卉组成的彩绘天花,鲜亮艳丽、栩栩如生。

西 安 鼓 楼

西安鼓楼是中国现存最大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故有“晨钟暮鼓”之说。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西安鼓楼的建筑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南北正中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券洞门。鼓楼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基座宽38米,长52.6米,高7.7米,通体用青砖砌成。鼓楼主体建筑位于基座中心,上下两层面阔各为7间,进深均为3间,四周环有走廊。外檐和平座均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层次更为分明。以前在第三檐下南北各悬匾额一块,南面为“文武盛地”,北面为“声闻于天”。两匾额毁于“文化革命”。现悬两匾系文革后复制。

建于1989年的钟鼓楼广场是一项古迹保护与旧城更新的综合性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沿着“晨钟暮鼓”这一主题向古今双向延伸,在空间处理上吸取中国传统空间组景经验,与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理论相结合,为古城西安提供了一个“城市客厅”。

西安钟鼓楼广场

西安钟鼓楼广场又叫尚书省广场,面积达6万平方米,仅次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据考证,早在盛唐时期,这里是执行国家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所在地。就是这个尚书省,统辖六部,典领百官,统览政令,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把国家带到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期。绿草如茵的草坪,用石板隔成了九经九纬,是唐长安街坊棋盘式的结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这种城市格局,也只有大唐的都城长安才有。钟鼓楼广场已成为西安市标志性地段和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西 安 城 墙

隋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墙圈定的都城比当时罗马城大7倍,比一千多年后成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大一倍多。直到唐朝末年,随着李氏王朝的衰落,长安城才在改筑时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规模明显缩小。

现存的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公元1374年—1378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因此这座明代城垣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长安城的前身,在6世纪由大建筑师宇文恺主持建造的隋大兴城,给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能够阅读、分析和体味的历史载体。

西安城墙永宁门

明西安城墙初建时,只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依次名曰长乐、永宁、安定、安远,包含的当时人们对平安、快乐生活的企盼;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辟的中山门、玉祥门、勿幕门,皆以杰出的革命先行者的名字命名;新中国诞生以后开辟的诸多城门,以和平、建国命名,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朱雀、含光等唐代城门名称的重新使用,则是体现着一种文化传承。

西 安 长 乐 门

城市和人一样,都必须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其鲜明的城市个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城市建筑来体现。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拆除旧建筑是十分正常,但不少旧建筑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有着巨大的文化含量,绝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凡旧必拆;对确有价值的旧建筑,必须加以精心保护。西安在这方面的作为远非尽善尽美,但毕竟历尽艰难保存了完整的明城墙,使之成为古老西安的醒目标志。

西安城墙城楼

西安城墙的存废之争是考量现代文明水平的试金石。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西安城墙存废之争,其实是在展示着持不同主张的两类人的不同境界和不同修养。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声号令,全国全国绝大大多数宏伟的古老城墙遭到灭顶之灾。西安人没有随波逐流。大跃进时期,拆除西安城墙的呼声再度甚嚣尘上。文物工作者当面向时任西安市领导陈情未果后,越级申请国务院干预。1959年9月29日,西安市收到了《国务院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12月28日,西安市市长刘庚签署了一份文件,“自即日起严禁拆取城砖、挖取城土以及其他破坏城墙的行为”。这份文件,挽救了命悬一线的城墙,西安城墙大难不死,逃过一劫。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终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为此,应对为保存西安城墙的有识之士们致以崇高敬意。当面对西安城墙存废之争这块考量现代文明水平试金石的时候,他们显示出了自己的闪光成色。

西安城墙顶部

西安城墙是凝聚市民城市记忆的具象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大跃进时期城墙满目疮痍的惨景,上个世纪80年代市民义务劳动整修城墙的场面,以及如今的一些大型活动,这些城市记忆同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墙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成为富有历史价值的人文财富。

西安南大街中轴线

历时一天半的西安之游,亲眼目睹了西安人为恢复三千年古都辉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今天的西安除了拥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完整的明城墙和钟鼓楼外,它还成功重建了华清宫,形成了骊山华清宫风景区,使骊山成为古都西安东部的一个大型风景区;而新建的钟鼓楼广场,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大型游览观光工程,无不既有浓厚历史内涵,又充满着现代元素。这些大型建筑不仅为西安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更为外来游人提供了体验古都文化,感知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快意旅游的设施。西安旅游设施和城市建设,堪称富含唐风唐韵的建筑史诗,我们有理由为以张锦秋院士为代表的新一代西安建设者点赞!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