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绩效考核方法有哪些(手把手教你OKR绩效)

okr绩效考核方法有哪些(手把手教你OKR绩效)

乍一看这个标题,有人可能觉得矛盾:

很多人用OKR,就是想去KPI。怎么有用了OKR,还惦记绩效考核的?

事实上这种情况还真有,比如下面这位:

图源:知乎

此前我们也说过,OKR更多作为一种“效率管理工具”而非“考核工具”而存在。

虽然也能对员工绩效起到一定鞭策作用,但它不强制,也和绩效奖惩弱关联。

这意味着:这种开放、创新、自由的工作形态,对自驱力强的人还好,但对于自驱力弱的人就很难说了。

而且,人类本质上是需要被激励的物种。

不管是“挑战为先”还是“为爱发电”,一旦长期和激励绝缘,不管是工作热情还是动力,其实都很难持续。

再加上从目前国内外案例看,实施OKR的大多是高管、业务单元和IT部门等,基层依然采用传统的绩效模式居多,OKR并非对全员都有效。

基于这几层考虑,即便决定引进OKR,很多公司往往也混合使用着其他绩效考核方案。

比如阿里创新事业群,内部采用了OKR PDCA的混合绩效管理模式。

在万科,OKR被视为优秀的管理工具,但目前集团内依然是KPI OKR并举。

2015年华为引进OKR,被很多人视为大厂去KPI的信号。

不过据内部人士透露,前期OKR其实主要针对特定人员(如技术研发团队),大部分人广泛使用的依然是PBC( 个人绩效承诺法)。

以上是国内企业因地制宜,实行OKR的表现。

不过当OKR的价值被越来越多地看见,如何在实施OKR的同时,做好绩效考核,也就成了比较头疼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会头疼?

大多数是因为同时采用OKR和绩效考核,不知道以哪个为准。或者高度重合混用,导致很难发挥各自的优势。

遇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其实,OKR和绩效考核,不一定非是零和博弈,也可以是合作互赢,相辅相成的关系。

举例来说,OKR的优势之一在于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聚焦关键任务目标,通过上下左右对齐和创新协作,推动任务目标更快更好地落地。

从结果看,OKR对完成目标、提高人效和单产有很大助益,同时有效避免了任务式绩效考核,可能带来的行为扭曲。

变“要我做”到“我要做”,还能很好地激发人才潜能,加强员工的工作认同感和使命感,为挑战高阶目标提供动力。

从这点看,OKR和绩效考核在目标一致的原则下,其实可以互补。

再比如OKR和奖惩弱关联,而在挑战性目标面前,员工的内驱力和内在满足感,可能难以持续。

这时,拥有与之配套的绩效考核,能对高绩效者予以充分的肯定和嘉奖,则能保持两者的相对平衡性,实现个人和企业绩效的可持续增长。

目前,很多企业就采用兼容并蓄的方式,将OKR融入到绩效考核中,更好地为自身效益服务。

图为某公司OKR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不过在两种方案并行的情况下,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

01 勿把OKR当绩效。从结果上看,OKR只是持续性的目标管理和实现,鼓励完成目标,但并不保障100%的目标达成率。

目前,即便是在谷歌这类的人才济济的国际型大厂,其OKR的最佳达成率也只在60%-70%。

将OKR视为绩效指标,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员工背负双重绩效,更容易丧失工作热情和自主创造性,反而不利于个人绩效和企业效益的协同增长。

02OKR与绩效打通。OKR不作为绩效来考核,但可以当作重要的参考指标。

好的OKR可以为绩效加分,但绩效考核,不会仅凭一两次OKR的好坏就定成败。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有多次试错和翻盘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做好绩效管理,客观全面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实际产出,将OKR和绩效管理打通,能方便企业更好地提取、跟踪、统计员工的真实表现,辅助后续决策。

图为daydao绩效管理与OKR打通

另外,实施OKR导向一个比较好的结果,需要坚持长期主义,所以考核周期建议别太密集。

相反,可以在目标管理、执行优化、协同创新、反馈改进等方面给到更多支持。如此一来,可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更好落地,而不至于给员工造成太大负担。

有数据统计:2019年,从实施OKR 的过程中真正受益的中国企业只有约20%。

不过总的来说,不管是OKR还是KPI,PDCA、PBC、360°考核,人们的重点,从来不在考核,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合理地激励,最终达成一个更好的结果。

就这点看,不管是单用还是混搭,只要出效果,其实都不错。

daydao OKR近期更新

daydao APP可开通使用OKR功能。

daydao绩效管理与OKR实现打通,填写时可一键引入OKR指标。

移动端可实现绩效快速评分、切换评分;团队绩效查看;绩效结果确认及申诉;绩效排名等功能。

如果您对daydao产品感兴趣欢迎致电400-862-9966或移步官网www.daydao.com了解详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