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寨沟的资料(九寨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目录

①九寨沟简介

②九寨沟气候

③九寨沟美图

④九寨沟历史

⑤九寨沟牧业

⑥九寨沟民族风情

【九寨沟简介】

九寨沟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有9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000米以上,域跨东经103°46'~104°4';北纬32°54'~33°19'。

九寨沟面积5290平方公里,辖2镇15乡,120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有藏、羌、回、汉等民族,少数民族2.47万人。县城置永乐镇[1] 。地势西北、西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以高山山原、高山峡谷和中山河谷为主,海拨1000-4500米,县城1400米。气候冬长夏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温凉;按海拨高度分为暖温带半干旱、中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气压859.3百帕。有藏、羌、回、汉等民族。九寨沟水系流经白河、白水江、嘉陵江,流入长江。

【九寨沟气候】

九寨沟海拔1900~31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山顶终年积雪。气候冬长夏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温凉;按海拨高度分为暖温带半干旱、中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年平均气压859.3百帕。

春天气温较低而且变化较大,平均气温多在9~18℃之间。夏季气温回升且较稳定,平均气温19~22℃,夜晚较凉,宜备薄毛衣。秋季气候宜人,但昼夜温差很大,特别是10月后的深秋(10月下旬即有冻土出现),白天可穿单衣,夜晚就得穿防寒服了。冬季较寒冷,气温多在0℃以下。九寨沟降雨较少且多集中在7~8月。

【九寨沟美图】

关于九寨沟的资料(九寨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

【九寨沟历史】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古称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经考古调查,除草地、永和乡之外,其他乡镇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可将九寨沟县历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

大禹时属梁州的西北境,西汉王朝建立后,在四川北部设广汉郡,下属十三县,其中的甸氐道就是今天的九寨沟县境内,甸氐道设置是九寨沟县有史可考的最早行政管理机构,说明在2000多年前,九寨沟县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到汉王朝的版图。

公元566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吐谷浑可汗之子、龙涸王莫昌率众归附北周,北周以其地为扶州(今松潘黄龙乡),置扶州总管府,公元587年(隋文帝开皇七年)废邓州,改置扶州,将扶州由松潘黄龙乡迁至今九寨沟县安乐乡下安乐村(旧称水扶州)。

隋历唐至元、明,皆为扶州,城垣毁于清初“帕纳皇帝”之乱,雍正三年,清政府决定设立松潘厅南坪营,因扶州城毁坏,于是另选城址于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坝,至雍正七年筑成。

1949年12月16日南坪和平解放,1953单独建县,1998年更名为“九寨沟县”。[2]

20世纪60年代以前九寨沟内只有骊道及各山间小道,藏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交往,因而九寨沟一直不为人知。

1966年大队人马开进九寨沟,开始砍伐森林,九寨风光面临毁灭的危险。

1978年11月30日有关部门下令停止在九寨沟采伐木材。

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正式下达文件,批转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驯养工作的报告》,批准建立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79年进驻九寨沟的两个林场迁出。1980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

1982年国务院批准九寨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4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成立。

1990年进沟旅游人数突破15万,其中外宾和港、澳、台游客逾7000人。

1992年12月1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全委会第16届大会表决一致通过,将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998年6月更名为九寨沟县,县城置永乐镇。

【九寨沟牧业】

2012年,九寨沟禽兔饲养量达229167头(匹、只),大牲畜出栏49121头(匹、只),存栏87663头(匹、只),完成《绿色食品饲养技术规程 PIC生猪 》养殖标准1个,建生猪养殖基地及规模场14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和组织1个。建成黑麦草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建原种扩繁场280亩。发展土鸡养殖户55户,引进优良肉鸡共60000羽,建肉兔生产基地1个,建獭兔养殖公司1个,带动獭兔养殖大户19户,年出栏獭兔10万只。

【九寨沟民族风情】

九寨沟在内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区、在称氐羌之地,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早至殷商九寨沟长期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地。九寨沟内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甘肃玛曲一带的俄洛部落,原属党项羌弥药支,后被吐蕃臣服。唐初吐蕃东征时,松赞干布以其为先锋,占领松州(松潘)后将其留住当地,其中居于白河畔的俄洛部与白马部结成联盟,其后代即为九寨沟中九寨沟中九个寨子的藏胞。

九寨沟从地域上看,处于藏汉羌回等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区,九寨沟的藏族文化也带上了其率民族文融合影响的印记。与西部藏区居民明显不同的是,在藏式村寨及宅院布局的基础上,普遍使用了汉式的披项、垂花柱、柱角花、翘屋角、圆洞门等处理。

宗教文化

九寨沟藏族信奉苯教,藏语称“苯波”,原为藏族古代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俗称黑(苯)教,崇奉天地山林水泽等自然的神鬼精灵,后因受藏传佛教——喇嘛教影响,新创了教理教义,演变出类似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俗称白(苯)教,以示和藏传佛教的主流教派——黄教(格鲁派)、红教(宁玛派)等相区别。苯教在四川藏区影响较大。

民族节日

九寨与黄龙当地少数居民以藏族、羌族为主,因此当地的大部分特色节庆为藏羌的传统节日。有藏历年、麻孜会、黄龙寺庙会、燃灯节、祭山会(又称转山会)、羌历年等。

民俗文化

九寨沟祈福民俗——请山神

请山神是九寨沟民俗文化特色的一大亮点,这个活动在白天或晚上举均可以举行。请山神的主要法器为一根结实交叉的“Y”字形的木杈。全寨的村民在请山神活动结束之后会围成一个圆圈,通宵达旦的笑语欢歌。在这种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圆圈代表团圆。

九寨沟民俗文化——新年迎圣水

九寨沟的藏族人有在藏历的除夕夜到海子边背水的传统习俗。寨里的人会在各寨的鸡第一声鸡叫时赶到水源地,在烧香泼水后,背回新年最早的圣水,供全家人一起饮用。

九寨沟民俗宗教祈愿——桑烟

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种宗教祈愿礼俗,沿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桑烟又称熏香,多用在盟誓上,是让天神作证的意思。民间性的桑烟,更多的是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祈福。

锅庄

九寨沟最流行的舞蹈是锅庄。据藏文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藏族各地就十分盛行歌舞。藏族人最先的舞蹈就是围绕篝火跳圆圈舞。

锅庄通常分为寺庙锅庄、牧区锅庄和农区锅庄。寺庙锅庄通常在寺院宗教节日,或迎送大活佛的时候跳,这种锅庄庄严隆重,充满宗教气息,是信徒们为了来世幸福而献给神灵活佛的。牧区锅庄和农区锅庄,则热烈奔放。每逢节日,男性着肥大统裤,女性脱掉右臂,抛袖于身后,他们围着圆圈洒手、踏步、踢脚,到通宵达旦。[6]

藏戏

藏戏也是藏族文化中的另一种广场歌舞形式,它是以演员带上面具表演为显著特征的。相传它是15世纪著名行僧唐东杰布所创。唐东杰布云游西藏时,深深感受到江河阻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便立誓要在每条河流上架设铁索桥。他汇同在西藏结识的7个能歌善舞的兄妹,一起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宗教故事,劝人行善积德。藏族憎众推崇他的义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铁出铁,共同修建了铁索桥。铁索桥建起来,藏戏因此传唱开。

藏戏的面具特别,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蓝色、黑色面具代表劳动群众,红色面具代表国王,绿色面具代表王妃,黄色面具代表活佛仙人,半黑半白面具代表告秘者和女巫。在藏戏中还离不开演员扮演动物登台表演,因此藏戏中还有许多的动物面具,这些动物都被罩上了神灵的色彩,显示了藏族人的一种图腾崇拜。[6]

藏式衬衫

藏式衬衫的特点是左肩大,右肩小,右腋下有纽扣或用有色布做成的飘带,穿着时结上扣子或系上飘带就行了。藏式衬衫男人以白色为主,女人大多以印花绸布居多,一般来说男式衬衫高领,女衬衫是翻领,衣袖比一般的衣袖都长。[6]

首饰

九寨沟人极讲究头饰、胸饰、手饰、腰间的佩戴和脚上的鞋。每逢盛大的节日,她们头顶上有巴珠、发辫上挂银币、耳朵上带大环。不管男人或 女人,他们脖子上都喜欢挂项链,手腕手指上要带镯子、戒子,女人的背上垂挂各种金属币、宝石,男人的腰间常有腰刀、烟壶、项扣、银圆等装饰品。

藏族男人戴的帽子样式很多,一般很常见的是薄呢礼帽。上世纪中叶,西方的礼帽传到藏区,不久这种帽子就为藏族所接受。藏族穿的鞋外观上均象舞台上古装戏里文官武将穿的靴。[6]

风俗禁忌

1、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2、较为正式的敬酒场合,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3、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4、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5、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6、藏民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7.不能踩门槛,意为带来了厄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