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颜色的文具,孩子们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些颜色的文具,但有一定概率能够抽到自己心仪的颜色——时下,这种“文具盲盒”在线上和线下销售火爆,成为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新宠。
许多家长认为,文具盲盒价格不贵,孩子喜欢不过是觉得好玩,没什么大不了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文具盲盒迅速占领文具柜台的C位,学生踊跃购买大多出于好奇
所谓“文具盲盒”,是盲盒经济的衍生品,此前的手办盲盒、美妆盲盒、零食盲盒、图书盲盒等早已在不同领域刮过或猛烈或浪漫的时尚旋风,斩获颇丰,不算什么新鲜事物,只不过,这次的文具盲盒针对的是自制力薄弱的未成年人。
笔者走访了多家文具店,看到五颜六色的文具盲盒大多摆在货架最醒目的位置,精美的外包装上印着柯南、哈利??波特、复仇者联盟等形象图案。
店员热情地介绍,文具盲盒种类繁多,有笔、本子、橡皮,以及文具大礼包等,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其中,仅笔类盲盒就有十多种。盲盒有普通款和隐藏款,印有“真相只有一个”“每次打开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字样的是隐藏款。
店员告诉笔者,文具盲盒目前很受欢迎,销量也大。虽然店中有普通文具,但不少学生看到文具盲盒会觉得好奇,即使价格贵一些也会选择购买,其中,盲盒笔因为价格相对便宜,销量最好。
3名女中学生正在盲盒区一边挑选一边讨论,最后每人买了两款中性笔盲盒和一个文具盲袋。“包装很吸引我,就想知道里面有哪些不一样的东西。”其中一名女生告诉笔者。笔者询问拆出来的文具用得完吗?她摇摇头说,用不完就送给同学:“过生日我们也喜欢互送盲盒。”
一位女士选购了两种荧光笔盲盒,是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儿子点名要这种盲盒,说是要凑齐什么隐藏款。同学们都在买,有两个买到了隐藏款,儿子羡慕得要死。儿子说,他生日这天一定有好运气,还特别强调,要我在他出生的那个时辰来买。小小年纪就迷信了,真不像话!不过,文具好歹是学习用品,如果多买些文具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那还是值得的。”
家长纪先生对文具盲盒嗤之以鼻:“中性笔、荧光笔、橡皮、便签本这些日常文具,加了一个盒子就有了神秘感,这不是忽悠孩子吗?文具盲盒买回家,孩子迫不及待地拆开,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颜色就把整盒文具丢到一边,第二天再买一盒。一问才知道,孩子是在收集一种‘海贼王盲盒中性笔’,只差隐藏款了。现在我家至少囤积了七八盒中性笔,不知道小学毕业前孩子能不能用完。虽说东西不贵,但这样买东西不对头啊!商家明显在刺激消费,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因为同学们都在疯狂购买,不买就没面子。”
文具盲盒在线上市场同样热销。
笔者在某网购平台搜索关键词“文具盲盒”,页面显示“文具盲盒”“文具盲袋”等多款产品,部分盲盒的月销量达到3000笔甚至7000笔。
还有商家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推销文具盲盒。一名主播在介绍某款中性笔时称,该中性笔为爆款,共有13款图案,其中1款为隐藏图案,大概购买三盒可以出现一个隐藏款图案,建议消费者“直接端三盒”。笔者注意到,一盒装(24支)的该款中性笔售价为75.5元。
北京商业文化研究者易先生告诉笔者,盲盒文化源于日本,最初名字叫mini figures,流行欧美后被称作blind box,传到中国时直译为“盲盒”。
“现在流行的文具盲盒跟十几年前的干脆面集卡游戏的模式类似。”易先生一语道破天机,“这种饥饿营销方式精准切入年轻消费者市场,强烈刺激青少年的购买欲和收藏欲,极易造成浪费,因而是不道德的营销模式。”
尽管文具盲盒的危害有目共睹,但学生和家长大多怀着侥幸心理,认为只是“图个乐”,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致使文具盲盒的销售热潮有方兴未艾之势。2021年4月的市场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文具盲盒市场规模为74亿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百亿元。
拆盲盒时的惊喜感会刺激孩子的大脑分泌多巴胺,引发快感,也会诱使孩子产生以小博大、贪得无厌的赌博心理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研究员高杨认为,青少年疯狂购买文具盲盒容易成瘾:“谈到成瘾问题,不能不提到多巴胺。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传递兴奋、快乐等信息,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多巴胺也被称为‘学习的神经递质’,人总是不断地通过预测来学习,而当预测不准确时就会分泌多巴胺。学生购买文具盲盒时,预测准确是小概率事件,文具盲盒的不确定性会给孩子带来惊喜,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与赌博的情形相似,容易让人上瘾。对于未成年孩子来说,这样的刺激会更强烈,上瘾也更快。”
高杨指出,文具盲盒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未成年人自我概念尚未清晰,会更想融入群体,进而倾向于模仿群体行为。“如果大家都买盲盒,你没有买,你在该群体中的认同度就会降低。这与成年人购买奢侈品类似,是一种身份认同和融入群体需求。”
上海心理咨询师宋晓林补充:“文具盲盒,卖点就在一个‘盲’字,只有‘盲’才能营造出神秘感,才能刺激青少年的购买欲望,在购买的过程中增加挑战性和期待感。拆盲盒时的惊喜感刺激孩子的大脑分泌多巴胺,引起兴奋快感;有的孩子抱着以小博大的赌博心理,赢的时候追求更大的赢,输的时候期待下一次‘时来运转’,抽到概率极低的隐藏款,是孩子们追捧文具盲盒的普遍心理。”
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表示:“文具盲盒的确容易诱导学生产生赌博心态,对于孩子来说,这是非常糟糕的心理暗示。另外,如果盲盒开出来的文具不是自己想要的,也容易造成学习用具的积压,对孩子心理成长是一件很不利的事情。”
针对文具盲盒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早在今年1月26日,中消协就曾发布相关消费提示。其中提到,盲盒经营者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有的是通过与明星、网红主播合作,提高曝光率;有的是通过玩家分享、讨论、交换等方式,唤起消费者的收藏心理和炫耀心理,激发购买欲望;还有的打造系列概念,并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隐藏款进行饥饿营销,而抽中概率极低……这些营销方式目的是激发消费者冲动购买,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行为。
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容易对盲盒上瘾,家长应引起重视,引导孩子避免掉入恶意营销的陷阱,盲目购买,过度消费。
带孩子算笔小账,揭穿“文具盲盒”的营销把戏,自觉抵制诱惑,对孩子来说不失为一种成长
既然文具盲盒有这么多的隐性危害,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规避风险呢?
深圳市教育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项育田认为,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不可操之过急:“如果家长粗暴地制止孩子购买文具盲盒,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抗,反而不利于沟通和解决问题。不妨借力打力,把坏事变成好事。”
他建议,家长可以借用文具盲盒的文化内涵进行素质教育,比如孩子喜欢人物素材的文具盲盒,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探索人物的性格和故事,将孩子的兴奋点从不断预测文具盲盒本身转变为探索知识。这种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对小学生更有效。
成都市优秀教师祝永昊认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理性消费,直接揭穿商家的营销把戏:“我带女儿去文具店买中性笔,店员一再说,盲盒中性笔和普通中性笔的价格是一样的,买盲盒并不多花钱,只是图个乐。女儿一听,没错啊,同样是买笔,还能碰碰运气,何乐而不为呢?其实,这是一个骗局。盲盒的厉害之处是让人欲罢不能,产生上瘾心理,必然导致重复购买,而买普通中性笔就不会过度消费。建议家长和孩子算一算这笔账,最好再让孩子在同学中做个小调查,看大家都多花了多少钱。这样做,既能增长孩子的智慧,还能练习计算能力。我就是这样干的,现在我女儿是学校里‘不买文具盲盒’义务宣传员。”
武汉家长韩先生愤怒地表示:“既然文具盲盒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市场管理部门不取缔这种营销模式,还孩子们一个干净的购物环境呢?”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苑宁宁回应,目前我国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文具盲盒,但他呼吁,企业应该从行业自律角度考虑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是否对未成年人造成不利影响。
苑宁宁强调,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一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它不仅是执法和司法原则,更是守法原则,意味着全社会在接触未成年人、处理与未成年人相关事务的过程中,应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未成年人利益。所以,相关经营单位应加强自律,不能等法律做出明确禁止的规定后再自查、自纠。
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陈剑初提醒家长:在文具盲盒市场,很多没有市场竞争力甚至滞销的商品,在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作清库存的工具,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
近两年,收到了许多投诉,有的产品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有的可能是假冒品或二次销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瑕疵。发现这类问题,家长应该积极投诉,不要怕麻烦而姑息恶劣的市场行为。
文具是学习工具,不是摸彩的道具,将两者硬生生捆绑在一起,不会让孩子更爱学习,却可能让孩子爱上赌博。对此,家长要有清醒的认识,引导孩子自觉抵制文具盲盒,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END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精神科医生林红:有些孩子不想上学,不是厌学而是病了
为了在国外陪读,母亲不惜离婚、卖房,而他却将安眠药放进了母亲的茶水里……
《现代家长》《妇女生活》
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