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新手使用指南(初次使用苹果ipad教程)

本文由GuoheGroup原创出品

今年是我毕业的第五年,也就是说,iPad 已经整整伴随我八年了。我不知道我自己在这八年里是不是有着足够大的进步,但我知道,至少 iPad 变化很多。现在,我正在用 2021 版的 12.9 英寸 iPad Pro 写下这篇文章,我的背包里,还躺着一台 2021 版 11 英寸 iPad Pro。

显然,我比以前更加依赖 iPad 了。

这不是我第一次写 iPad Pro 使用指南了,但距离上次写也过了很长时间,iPad 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现在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时间,再来聊一聊这件事。

ipad新手使用指南(初次使用苹果ipad教程)

可能是因为年纪开始变大了,我已经不再喜欢和人争论。尤其是当任何场所提起 iPad Pro 的时候,「它是不是生产力工具」这件事已经变得像人类那些无解的永恒命题一样。所以,如果你期待在这篇文章中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我不会回答。以及如果你看完本文,依然想要评论:

「iPad Pro 就是没有生产力。」

那我就说一句你都对吧。

而如果你并不纠结于此,无论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拥有了一台 iPad Pro,这篇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你和 iPad Pro 找到合适的连接方式。我们都知道苹果设备的包装内都不包含说明书,但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成为 iPad Pro 最好的说明书,而这本说明书并非冰冷的操作手册,而是在你和 iPad Pro 之间,做好人与机器之间的传递语言。

在这篇说明书中,我将会从三个角度展开。

首先是产品的形态,在这一部分中,我会尝试回答「到底什么是 iPad」。

其次是产品的使用,我尝试分享具体的使用经验,尽可能给出清晰的工作流。

最后是产品的购买,尤其是针对尺寸、配置和配件给出更为针对性的参考。当然,在这一环节中,我也将会明确指出它现在并不适合哪些工作,避免消费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 2021 年谈 iPad ,潜台词就应该是 iPad Pro,或者说是指 iPad Pro 配合 Apple Pencil 的这种产品形态。所以在本文中,将会用 iPad 代指 iPad Pro、iPad Air 以及任何能够使用 Apple Pencil 的 iPad。

01

把灵感扣在玻璃里

用所谓的「移动设备尺寸」的思维来理解 iPad 是过时的。今天的 iPad 绝不是介于所谓 iPhone 和 Mac 的一种中间形态,更不是乔布斯第一次拿出 iPad 时的客厅之友。尤其是 iPad Pro 产品线的出现让整个产品逻辑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 iPad Pro 出现之前,它是最好的内容消费工具这是因为它是最为纯粹的以「屏幕」为核心的电子设备。在 iPad 诞生之初因为没有内容输入的压力,所以没有额外的任何内容生产的硬件负担。而今天所有的内容消费基本上都是通过屏幕完成的,所以 iPad 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无论是电子阅读时代,还是今天的视频内容时代,iPad 系列产品都是体验最为均衡的选择。

但是自从 iPad Pro 的出现,iPad 就不仅仅需要来完成「内容消费」的工作,它需要进行「内容生产」,但这种生产是需要「输入方式」,而且这种输入方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在设计之初,iPad Pro 是利用 Apple Pencil 的「书写输入」进入细分市场。我现在还记忆犹新,2017 年采访设计师、插画师能不能代替数位板时他们还坚定地说不能。但是时间已进入 2018 年,不论是艺术家也好,从业者也好,只要跟绘画相关的行业,人手一台。

而随着 iPad Pro 被绘画的细分市场认可以后,使用 iPad Pro 的用户数量逐渐增多。尤其这几年 iPad Pro 的硬件设计在整个苹果产品线中都是最为打动人的一个,于是 iPad Pro 开始逐渐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当然,并不是人人都是插画家,所以 iPad Pro 需要满足更加多元的内容创作。因此,苹果也为 iPad Pro 带来了传统桌面的输入方式,也就是键鼠。

首先,iPad Pro 其实一直对于键盘有着很好的支持,甚至是在 iPad 诞生初期就有官方的键盘配件。但是鼠标就不同了,因为这是完全桌面端的交互方式。但苹果依然用自己优秀的软件设计能力,给出了非常出色解决方案,它既保留了一定的触控特性,又不会让你在使用过过程发觉和使用 Mac 的鼠标有何不同。

所以这也带来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这就是 iPad Pro 几乎拥有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内容输入方式」。它就像是一个变形金刚。

或者说,是一个积木。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iPad Pro 像是一个可以「定制」的电子产品。虽然这样的定制,意味着消费者需要对配件进行选择,但是这也让每一个消费者类别带来最为纯粹的体验。

比如,如果你只是单纯的内容消费,那么只需要购买 iPad Pro 本体。没有了键盘这些负担,就是最好的「爱奇艺启动器」。

比如,如果你的工作与「笔」有关,不管是记笔记,还是画画,那么加上一根 Apple Pencil 这又是目前体验最佳的数字组合。尤其是第二代 Apple Pencil 出现,解决了充电和收纳问题以后,是目前唯一选择。

比如,如果你的工作大多数在路上,那么 5G 蜂窝网络配合上妙控键盘可以让你很好的在更加多元的场合中工作。

而且随着 M1 芯片的加入到 iPad 阵营中,这让 iPad Pro 的未来想象更加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者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让 iPad Pro 的整个软件生态有新变化。游戏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作」开始在 Mac 和 iPad 双平台发力,我们甚至是已经开始可以用手柄在iPad 上玩「鬼泣」新作。而游玩的方式也很「iPad」,你可以配合主流主机的手柄,让 iPad 本身再化身游戏机。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不要抱着代替 Mac 的心态去看待 iPad Pro。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说,Mac 的形态只是 iPad Pro 的形态之一。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Mac 依然是传统键鼠输入方式的组合,而 iPad Pro 目前最大也是最为独特的优势是这一根 Apple Pencil。

对于这根 Apple Pencil 并不是单纯的只为绘画和设计相关服务,而是只要你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需要「一只笔」,它大概率都是你的最佳选择。

从软件和系统上,iPad 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都知道 iPadOS 本身是由 iPhone 的 iOS 演化而来。所以它本身的风格延续了触控的沙盒机制。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它本身是由一个一个 App 为核心组成的生态。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能否进行什么样的工作,能够多快的进行工作,都是由某一个 App 决定的。

这样的沙盒机制有好有坏,坏处就是它缺乏软件之间的联动,使用起来并不自由,但是好处就是它可以让你更加专注,不受打扰。这一点也会在后面的分享中有所展现,你会发现使用 iPad 时,我们更能集中注意力。

好了,在认识短暂的认识 iPad 以后,我们就开始进入本篇文章的正题,iPad Pro 使用指南。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02

横、竖都好用

在这一部分开始之前,还是需要再进行一次强调:

不要抱着用 iPad 代替 Mac 的想法来使用 iPad。

这还真的不是说,iPad Pro 不能代替 Mac 的一些工作。而是如果你使用 iPad 时,却依然沿用 Mac 的使用习惯和逻辑,自然会遇到各种阻碍。而对于任何一样全新的工具,很多时候固有习惯才是我们最大的障碍。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的很多小孩子,甚至已经不知道什么是键盘和鼠标,面对一块屏幕,他们的第一直觉是上去戳一下。时间在变,事物在变,换个新的方式,也许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新东西。

尝试改变,永远比循规蹈矩更有趣。

基本使用逻辑

通过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已经很明确的知道 iPad 的生态核心是「每一个 App」。所以其实在这一部分的工作流都是围绕某一个 App 展开。而随着这几年 iPadOS 的逐渐进步,尤其是 iPadOS 15 出现以来,多个 App 之间的联动使用也更紧密。所以这也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流相对变得完整。

所以在具体工作流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 iPadOS 15 中非常重要的 App 之间的联动方式,或者是多任务逻辑。

注意,本文中所有的操作都是基于 iPadOS 15,目前 iPadOS 15 依然在公测阶段,还没有正式上线。正式版预计会在九月份左右上线,但现在你可以进行升级尝试,从我的数月使用经验来看,已经非常稳定,当然依然具有一定风险,不着急可以等待九月。

首先我们要用好底部的程序坞(Dock),iPad 的工作流几乎都需要围绕程序坞展开。下图就是我自己配置的 Dock 栏,大致可以放置 20 个软件。

你可以在阅读这一章节以后,梳理一下自己常用的软件,然后按照使用频率在程序坞中进行排布。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因为在上一代 iPadOS 系统中想要软件分屏,只能是通过唤出程序坞来选择,非不在程序坞软件想要分屏必须在桌面上提前打开。

另外,现在的分屏也更加自由。我们可以一个软件多次分屏,比如两篇 Word 文档同时打开。另外在多任务后台中我们还可以更加自由地对于多屏排列自由组合。可以直接通过手指像「上帝一样」改变他们的顺序。

但分屏如此自由的情况下,程序坞依然重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最好的方式还是使用程序坞启动分屏,而且如果你想要分屏之后的第三个屏幕,也就是浮窗,依然需要通过唤出程序坞来选择。

浮窗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功能。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在使用某个软件的同时需要多个软件参考的用户,就需要在浮窗上多下点功夫。因为浮窗允许你多个软件堆叠,然后通过像是 iPhone 切换后台一样,直接切换不同的应用参考。

对了,不同软件之间文件是可以直接拖拽的。这也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一些效率。比如我自己给我的文章配图的时候,就可以照片软件里直接拉选。

iPadOS 15 另一个便利之处就是,如果你对某个软件进行了分屏操作,系统会自动记忆分屏。当你再次进入软件时,它会给你所有的分屏预览让你选择。所以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在记录你的工作流。

另外,一些快捷方式也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键盘快捷键

如果你同时是 Mac 用户,那么快捷键就相对简单了,因为 iPadOS 和 macOS 的很多快捷键唤出功能是一样的,你可以尝试下。如果你从未接触苹果生态的快捷键也没有关系,iPadOS 15 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快捷键介绍:

在任意系统中长按 Command 按键,就会显示对应的快捷键列表。

比如,我们在使用「文件」时,就可以直接按下 Command 看到各种快捷键。为了让你快速上手,所以在这里我提供了几个常用全局快捷键:

Command Tab :多任务切换

Command 空格 :快速搜索

Command H:返回桌面

Command N:新建(文件)

?? A :显示 / 隐藏 Dock

?? ????:多任务后台(?? ???? 切换任务)

熟练以上几个快捷键后,基本上就可以不用抬手,使用妙控键盘的触控板和键盘就可以完成 iPad Pro 的分屏及各类操作。

当然,快捷键操作在任意外接键盘上都有效,不仅仅是妙控键盘。

Apple Pencil 下的快速笔记

如果你的 iPad Pro 是 Apple Pencil 为核心,那么速记功能一定是你的需求之一。

这两个操作可以保证你在任何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开始记录。而且现在的备忘录文字识别功能异常强大,只要你的笔迹不是过于潦草,系统都可以自动识别文字。尤其是一长串的数字,都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在细分的工作流之前,我先来回答一些具体的问题:

1. 软件下载:如果我没有特别说明,那么这些软件都可以在国区 App Store 下载。如果需要跨区下载,我会特别标注,如果收费政策比较苛刻我也会注明。

2. 付费:虽然 2021 年,大家对于软件付费应该习惯了,但是依然会有人对于「我用一个软件还要付费」来质疑。也恳请大家不要乱评价一个软件的收费标准,因为对于效率和专业软件来说价值往往取决于使用者本身。

那么正式进入具体工作流。

学习

iPad 绝对是最好的学习工具。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对于各位在校生,只要你是不断吸收新事物,iPad 都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学习。在这里的学习并不单纯的只获取知识,任何对于「头脑」的输入,都是一种学习。比如因为我的工作之一就是摄影,所以获取灵感也是我学习的一种方式。

所以,iPad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作

用:

收集、汇总、归纳。

收集是指一切形式的知识内容寻找,比如对于平面摄影,我最常用的灵感收集软件就是 Instagram 和 Pinterest。

Instagram 不用说了,完全以图片为核心的社交平台。我基本上使用 Instagram 的唯一目的就是看看国外摄影师都在拍什么。

但是我们都知道 Instagram 是没有 iPad 版软件的。但是没有关系,这里有一个小知识,这就是每一个网页是可以直接作为应用在桌面上。只要我们在 Safari 中访问 Instagram 网页,登录以后添加到桌面上,这样每次都可以像一个应用一样,直接在桌面上打开。

使用 iPad 版 Instagram 的好处就是图片更大,细节也就相对更丰富。摄影师都知道,很多时候尺寸决定一切,一张图的观感和尺寸有着非常明显的关联。

所以同理 Pinterest 也是如此。不过好在 Pinterest 是有软件的,所以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的。对于摄影师和设计师来说,我想 Pinterest 都很熟悉了,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过多的介绍。

如果遇到不错的照片,很多时候我就会直接下载下来,保存到 iPad 中,这样可以方便我随时观看。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

截屏并标记。

最后切记千万不要直接存储到相册里,因为这样你可能再也不会去看它了。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存储到文件中的一个特定文件夹。比如我会建一个灵感的文件夹。专门存储这些我收集的碎片。

当然视频网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

基本上我主要看的是 Youtube 以及 B 站。提到 Youtube 就不得不说起科学上网,但显然我无法在这里分享具体的方式。但是 iPad 科学上网本质和 iPhone 一样,我也只能说这么多了。

在通过上述的途径收集以后,接下来就是汇总。

这里最常见需要汇总的资料就是 PDF 以及各种文档。那我最为推荐的软件有两个:

如果你更多是单纯阅读,同时做少量的批注,那么我推荐你使用 PDF Expert ,这款软件基本上能够实现 PDF 的所有功能。

如果你是书写和摘录为主,那么我建议你使用 GoodNotes,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笔记软件,可以让你有在 PDF 的书写上有着最丰富的体验。这也是我自己最为常用的汇总软件,许多摄影课程都会有 PDF 总结,尤其是一些国外的摄影师。我使用 GoodNotes 因为文件夹可以很丰富,所以我可以直接一目了然的进行管理。

当然如果是视频资料的汇总,肯定就涉及到播放器的问题。我在 iPad 上使用最多的播放器是 VLC,基本上所有的格式都能够播放,而且也支持外挂字幕,对于多语言学习的用户还是非常友好的。

最后就是归纳。这里的归纳是指在现有的资料中提取精髓部分,比如最为直接的笔记。

说到记笔记,我觉得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GoodNotes 以及 Notability 这两个软件可以说人尽皆知。选择哪一个都没有什么问题,都一样好用,只不过我自己可能更喜欢 GoodNotes。

除了单纯地誊写,我也认为制作思维导图也十分有用,它可以让我们从全局来思考。比如这篇文章在构思之前我就使用 MindNode 来构思了一个思维导图。我一直都很喜欢 MindNode,一方面它的使用方式非常简洁,另一方面颜值很高,可以直接加入到各种类型的展示中去。

除了 MindNode 以外,还有一款非常「学生向」的学习工具:MarginNote 3。

这款软件可以说是完全重塑了学习方法,它有着你学习所有需要的工具。一方面它可以识别各类文档内容,让你快速建立思维导图。另一方面它还能直接在文件中绘制,添加备注书签。

总之,它是一款值得你完全信任的纯粹学习工具,对于任何正在上学,并且伴随着大量电子文档的学生可以说是上佳的选择。

都说学无止境,以前只是觉得鸡汤而已。工作几年,愈发明白「学习能力」往往就是决定事业上限。放眼望去,iPad 配合 Apple Pencil 这个组合,可以说是最好的学习工具,一定不为过。你想在学习领域找到一个与之匹敌的产品,还真的没有。

写作

我觉得 iPad 是最好的写作工具。

正如前面所说,在使用 iPad Pro 写作时,iPadOS 专注于某一个软件的特性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

我自己的写作工作流主要包含输入和输出两个部分。

输入:获得灵感

这里基本上就是指我自己的文字内容消费。

我自己是不太喜欢今天「依托社交网络」的碎片阅读方式,所以 iPad Pro 对我来说输入方式基本上杂志为主。

基本上如果你愿意,今天大部分的杂志都可以寻找到电子版。我说 iPad 是最好的电子杂志阅读器应该是没有人反对的。尤其是杂志图文混排的形式,iPad 才能更好的呈现。

而且一些经典杂志,在 iPad 上都是有订阅的。

比如我自己就是在英区的 App Store 上订阅了《New Yorker》和《Wired》。另一方面有一些千奇百怪的杂志也是可以各种方式获得,这里我也就不讨论盗版不盗版的问题了。我的看法就是:

能交费的我统统买正版,没有交费渠道的看了也不是什么罪过,都是学习。

输出:写作软件

别再用 Word 写作了。

尤其是如果你的工作是创意类型的文字输出,就千万不要使用 Word。我们需要知道的 Word 仅仅是一个文档排版软件。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文件为单位的文档规格。它的目的是一个一个文件,并不是一篇一篇的文章。

而且它最大的意义是「整理文字」,也就是调整文章格式,所以这就让它的功能非常复杂。这种复杂其实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对于写作过程来说,什么都不需要,你只需要:

写出来。

所以这里就需要一些沉浸感很好的写作软件,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肯定是首推 Bear(熊掌记)。这篇文章就是我在熊掌记上完成的。

虽然 Bear 给自己定位是笔记软件。这里的笔记特别说的是文档笔记而不是手写笔记。但是这款软件在写作沉浸度上可以说是绝对最佳。它非常简洁,整个软件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分别是文件夹边栏、标题边栏以及写作窗口。

这款软件的好处就是:

1. 颜值极高

整个软件设计审美非常高,简洁而优雅。你可以自由选择已经内置好的主题,我自己最喜欢的主题就是「光天化日」。是的,这款软件的主题名字就是这么的中二。

2. 随开随用

3. 完全基于 iCloud 的跨设备云同步

你可以在苹果生态的 Mac、iPhone 中下载熊掌记。而且所有写作进度完全同步。所以你可以在手机上记下自己的灵光一闪,然后回到家在 iPad 或者 Mac 上继续完善。

4. 基于 Markdown 语言的全格式输出

如果你经常大量写作,但是还不知道 Markdown 语言,我建议你可以花点时间了解一下,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熊掌记在完成写作以后只能简单的排版工作。如果你需要更加复杂的排版,那么可以按照你需要的格式进行输出,比如 Word。

这也是我自己写作工作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核心:写排分离。

写作的时候,只是纯粹的写作,排版的时候,就纯粹的排版。

当然我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习惯用 Word。所以这里就简单来说说 Office 。经过几年的演变,iPad 版 Office 三件套已经逐步成熟。尤其是 Word 和 PowerPoint,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

但如果你的工作就是在 Word 中排版,那么显然 iPad 不适合你,老老实实用电脑。

Excel 简单地看看表还可以,但类似数据透视这类功能依然无法实现。我自己是订阅了 Office 365,当然也有相对性价比的选择就是 WPS。iPad 版本的 WPS 整体完成度还是极高的,很大程度上能够还原桌面端的功能。

所以如果你并不想在办公软件上花太多钱,WPS 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选个好键盘

除了软件,我自己的一个重要经验是,选择一块好的键盘也是关键。

好消息是,现在 iPad 几乎兼容任何形式的键盘。蓝牙键盘就不用说了,直接配对就可以使用。有线键盘也可以通过 USB-C 转 USB-A 的转接线来使用。所以如果你的写作原有习惯的键盘都可以在 iPad 上沿用。

我自己其实折腾过很多键盘,甚至是以 iPad 为核心写过一个键盘推荐指南。因此在这里我不再推荐具体的键盘,而是直接分为两种形式。

外接键盘

外接键盘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按需挑选。无论你喜欢什么样的键盘,都可以自己选择。对于一个常年码字的人来说,肯定是有自己的键盘偏好的。

我自己是逐渐的从机械键盘过渡到 HHKB 静电容的。一开始我可能更加注重的是一种所谓的快感,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疲劳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而静电容我觉得整体手感就会非常温柔,与此同时还能保证一定的打字快感,是一个很好的平衡。而且 HHKB 的键盘布局更加紧凑,整体的造型复古好看。

有人说 HHKB 是烧键盘的终点,一开始以为是戏谑,不过现在我还真的再也没有对其它任何一款键盘心动过。

所以,如果让我来推荐一款外接键盘的话,我还是推荐 HHKB。

当然如果你觉得 HHKB 价格高昂,市面上的键盘选择还是非常多的。你可以直接看相关的键盘推荐。

不过当你使用外接键盘时,就需要注意你使用的场景将会非常固定。这种固定并不是一定要坐在某一个地方不动,而是说你的使用场景不是动态的。比如去咖啡厅写作,那么一块 HHKB 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是出差,或者是参加各种会议,那么 HHKB 就会各种不便利。

所以只有当你确定自己的写作场景是很固定时,才能主动选择外接键盘。

妙控键盘

一开始我对于妙控键盘并不感冒,这种不感冒有很多原因,有价格的因素,有手感的因素。但是用着用着慢慢发现,想要高效使用 iPad,尤其是移动场景居多时,妙控键盘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想用的时候,它都在。我不是没有尝试过带着 HHKB 出差,但是总是会遇到我想写但是 HHKB 在包里、行李箱里、酒店里。总之,就是不在身边。但是妙控键盘,因为保护壳的设计,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想用 iPad 开始写,键盘就在。

触控板的确会提升效率。如果你使用其它外接键盘,很多操作依然要配合触屏来完成,这样的抬手操作还是会累。使用妙控键盘的触控板就可以彻底不需要抬手操作,减轻不少压力。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是动的多,也不要觉得妙控键盘贵不贵的问题,就认为它是 iPad 的一部分就好了。

关于写作,就先说这么多。

影像创作

在这里,我原本的题目是摄影。但是因为现在视频内容成为了重要的媒介语言,并且目前我们团队也有视频内容的输出,所以这里使用影像更为合适。

其实对我的摄影工作来说,输入同样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过我已经在前面的「学习」部分有所分享,在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不过虽然把照片和视频放在一个章节里,但是这两件事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工作流。而且从我的实际使用来看,两个工作流在 iPad 上目前的完成度也不相同。

目前平面图片在 iPad 上已经可以完成整个工作流,没有任何环节缺失,仅仅是效率高低。但「视频制作」,iPad 目前只能完成某一个或者是某几个环节。但这并不是说 iPad 对于视频工作流不重要,恰恰相反,它也是我视频制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先从平面摄影开始吧。

常规摄影工作流主要分为以下的几个步骤:

素材转移

这是整个 iPad 最为容忽略的环节。在一开始 iPad 只能把所有的图片文件导入到相册中。但是随着文件 App 出现,我们终于可以把所有图片以文件形式直接导入 iPad。连接 SD 卡以后,我们打开文件 App 就可以看到对应的盘。目前文件 App 的兼容度不错,主流相机的 Raw 格式都可以在 app 内直接浏览。

不过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文件 App 本身十分混乱的机制。尤其是我很难理解,为什么 iPad 文件 app 中的「拷贝」操作是在原地再复制一份,而要把外接存储设备中的文件复制粘贴到 iPad 上,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移动」,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剪切」操作,但外接存储设备上的文件并不会因为「移动」而消失。

所以在使用你的 iPad 连接了键盘,在文件 App 中管理照片时,最好的使用方式是使用快捷键。比如当你想把 SD 卡中的素材拷进 iPad 时,请一定要使用 「Command A」首先全选,然后直接「Command C」复制,最后找到你 iPad 中对应想要选择的文件夹以后,「Command V」粘贴。

这里我想要特别强调一下。最好的素材管理方式一定是用读卡器连接 iPad 拷贝素材,虽然 iPad 可以直连一些主流相机,并从中直接读取照片,但是这样的素材传递形式很容易出现错误和丢素材的情况。所以一定要买对应存储卡的 USB-C 读卡器,现在也不贵了,百元左右就有很多选择。

特别强调,这是在 iPadOS 15 中才有的功能,如果你没有升级到最新系统,那么依然要忍受拷贝文件时没有进度条的问题。

素材筛选

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素材管理方式。

但基本上图片的核心管理肯定是使用 Lightroom 完成的。Lightroom 对于职业摄影师肯定是再熟悉不过的。

不过在进入软件之前,我想花点时间来和大家说说怎么获得 Lightroom。

你可以直接在国区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Pad 版 Lightroom,如果你想要解锁所有的功能,需要最低 15 元/月的订阅费用。当然,对于 Lightroom 这么好用的软件,并不昂贵。

但是如果你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订阅了 Adobe 摄影师计划,那么其实这个计划中是包含了 iPad 版 Lightroom 和 Photoshop 的,也就是说你无需再次付费即可解锁 iPad 版的所有功能,包括 1TB 的云存储空间。

由于我在购买 Adobe 的 Lightroom 和 Photoshop 套装时,国内还没有上线,所以我在其它地区购买了 Adobe 摄影师计划。因此我就可以直接在 iPad 上登录 Adobe 账号,这样就可以免费使用,并且实现云同步。

再次强调,中国大陆的 Adobe 摄影师计划并不包含 iPad 版本 Lightroom 和 Photoshop。具体资费政策我就不在这里多阐述,大家可以在 Adobe 官网查询。

那么我们继续回到软件本身。

iPad 版 Lightroom 和电脑端 Lightroom Classic 实现的功能基本一致。只需探索一下界面即可。

如果你使用键盘操作,依然可以直接点按数字来完成星级评定。

如果是手势操作,iPad 版的 Lightroom 也有一个手势操作快捷方式:左侧上下滑动做星级评定,右侧上下滑动标记旗标。

不过唯一可惜的是没有颜色区分,少了一种评定方式。不过从实际使用来看,这两种评定方式也可以完成核心图片筛选环节了。

筛选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修图步骤了。

iPad 版 Lightroom 的功能和基本和桌面端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缺少了一些很多摄影师习惯的键盘快捷键。但是 iPad 版也有一项独家优势:Apple Pencil。

而 Apple Pencil 此时基本上就可以完全化身数位笔。这对一些进阶修图用户,尤其是擅长局部调整的摄影师们来说绝对是大好消息。比如在画笔工具中,就可以利用 Apple Pencil 在图片区域中进行更加精细的选择,这是电脑端需要配合数位板才能完成的操作。

而现在 iPad 上却有更加直观的操作。

对于摄影后期来说,Lightroom 只是能完成一部分,更多内容需要到 Photoshop 中才能继续。在桌面端我们知道,Lightroom 是可以直接跳转到 Photoshop 的。而在 iPad 上:

Lightroom 依然可以跳转到 Photoshop。

不过,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 Photoshop 是指 Adobe 完全为 iPad 设计的,而不是那个叫做 Photoshop Express 的「小玩具」。但是目前 Photoshop 在国区 App Store 并且上架。只有在其它区的 App Store 才能下载,它的付费情况和 Lightroom 类似。

我们可以直接在 Lightroom 的分享按钮中选择跳转到 Photoshop,它就会直接转换为 PSD 格式并在 Photoshop 中打开。

基本上目前 iPad 版本的 Photoshop 核心功能已经完备,更多桌面端端功能都在逐步向 iPad 端迁移。目前的功能已经可以完全满足的我自己的修图需求,笔刷系统、调整系统、选择系统都在。而且基本上也延续了 Photoshop 的主流快捷键。在我自己的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例如「中性灰」手法,都可以流畅的在 iPad 上实现。

而且由于 Photoshop 修图更是一个依赖笔刷工具的过程,所以 Apple Pencil 的作用甚至是比在 Lightroom 中还大,基本上代替了数位板的作用。

不过这里也插一句题外话,由于 Photoshop 基本上也是很多插画师的选择,但我完全不建议你使用 iPad 版 Photoshop 来画插画。因为有更好更先进的选择,这就是 Procreate。

的确要承认,iPad 版本 Photoshop 还有进步空间,但是它逐渐在变好。对了,没有中文。不过基本上图标都认识,熟悉一下就好。

输出

严肃地说,摄影中的输出都是纸质输出。但是随着社交网络兴起,这一操作逐渐被人忽略。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摄影师都是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照片。

但是我这里有一个特别的小建议,这就是 iPad 肯定是最好的移动图片阅读器。用 iPad 看照片和用 Mac 看照片不一样。所以如果你的摄影作品需要给别人看,尤其是客户,可以尝试用 iPad 建立一个专门的作品相册,会让你的作品看起来高级不少。

对了,这里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

当你在进行对于色彩有要求的任何操作时,切记关闭 iPad 的一些视觉功能,其中包括「夜览」以及「原彩显示」。因为这两个功能都会出于对于眼睛的保护目的,不断的修改屏幕色温,这样我们在调色或者是看图时就不会获得颜色的真实反馈,很可能造成修图的结果和输出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切记,一定要关掉。

以上就是我在 iPad 上进行图片摄影的大致流程。但其实对于一般用户来说,iPad 上一些轻量级的修图软件已经可以满足需求。比如,虽然现在搞得一团糟,但是依然有着最好色彩滤镜的 VSCO。比如相对来说,修图功能丰富齐全的泼辣修图,都是很好的选择。

但不仅如此,还有更加先进的,这就是哈苏的 Phocus 2。(友情提示,如果你没有哈苏相机,这一部分就可以跳过了。因为 Phocus 2 是哈苏相机专属 app。)

这款软件有多先进,它竟然可以帮你走完整个摄影流程。

它可以直接进行拍摄监看,尤其是联机拍摄。联机拍摄对于一些棚拍摄影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让摄影师及时控场调整。而 iPad 联机不需要复杂的布线,摄影师可以更加聚焦于拍摄。

拍摄之后这款软件还可以直接修改图片,而且基本上有着非常完备的读取 Raw 文件,调整 Raw 文件的流程。你可以快速简单的调整,来判断拍摄是否达到预期。

但这还不是全部,它甚至可以让你在 iPad 上直接给相机和镜头更新固件。不得不说,这里应该夸奖一下哈苏。作为一个老牌相机厂商,却最跟随潮流。你再看看,其它家,具体我就不点名了(傲娇语气),请多花点时间在软件体验上。

其实在拍摄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没有说:

「创意起草」部分。

无论是摄影还是拍摄视频,「创意起草」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越是到摄影的新阶段你会发现更多的是创意。而对于视频来说,从一个想法到几句话再到几个画面,创意起草环节更是影响整个制作以及后续工作效率。

而 iPad 是目前为止,我认为最好的「创意起草」工具,它有两样东西。

一根 Apple Pencil ,以及一个叫做 Paper 的软件。

这一套组合起来,就是非常重要的创意本。Apple Pencil 自然不用说,是真的好用的。完全可以替代各种形式的笔,这里特别来说说 Paper 这款软件。

这款软件乍一看在 App Store 中是一个绘画软件,但如果你注意看这款软件的描述就会发现它更多的是一种「速写」软件。这种速写不仅仅是所谓的绘画中的速写,而是一种「想法」速写。所以当我想要开始一个创作时,我会在这个软件上完成最初的想法起草。

比如我会把我想到的文字、图像都直接在 Paper 上进行快速涂写。和其它的更加专业的绘画软件不同的是,Paper 是以「笔记本」为核心。而绝大多数的绘画软件是「单个图像文件」为核心的。

这就让 Paper 可以让我们的创作更加随性。

在没有大范围的使用 iPad 之前,我随身会有一个 Moleskine 的小本子,平时用来记录一些随想,以及写写画画一些内容。

相信我,当你有了「纸」和「笔」以后,思维会更加流畅和跳跃。所以在有了 iPad 以后,这项工作就完全开始交给 Paper。它非常容易上手,跟着内置的快速教程几分钟就能学会。

那么我们继续来说视频制作。

前几天,我去了一次 FIRST 青年电影展,和每年一样和一些青年导演聊了聊。其中我印象很深的是,iPad 在影视工业中参与的部分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一些敢于尝试新设备的团队来说,iPad 从前期的拍摄计划(比如镜头移动规划)到正式拍摄的监看,已经成为了工业制作的一部分。

而像我主要的长视频制作,iPad 就力不从心。现在唯一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剪辑软件是 Luma Fusion。但是实话实说,这款软件不是不能用,就是用起来太笨重,你要是有无限的时间去剪辑能搞定,但是要是规定时间内就不行。

因此,如果你的主要工作是剪辑长视频,那么 iPad 显然不适合。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iPad 对视频制作没用,如果你的视频制作中是有脚本一说的,那么因为 Apple Pencil 的加持,iPad 可能就是最好的脚本制作软件。

我自己目前工作流中,使用的脚本软件是 GoodNotes。

一方面 GoodNotes 可以允许自定义笔记本模版。所以我就在网上找到了一个非常常见的分镜头脚本绘制模版,然后直接导入 GoodNotes。这样我就可以直接在这个笔记本中绘制需要的画面。因为 GoodNotes 本身就是一个笔记软件,所以绘制功能非常丰富。

更为关键的是,笔记软件还可以直接文本输入。所以我可以直接在分镜头旁边输入台词,这样整个视频内容都可以在一个脚本中展现。

如果你不想额外购买 app,那么 Keynote 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镜头制作软件,尤其是在视频长度不是很长的情况下。

Keynote 一样可以兼顾文字输入和 Apple Pencil 绘制。不过它的劣势在于内容是以「页」为单位,相对来说不连贯。当然这也是优势,就是可以直接利用「看片台」摆布不同镜头之间的排布关系。也就是说,使用 Keynote 可能更加注重的是故事架构。

拍摄脚本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视频拍摄调度工具,不仅让我理清思路,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团队沟通。因此如果你也刚刚开始视频制作,那我最想和你说的经验就是:

从做脚本开始。

对了,如果你用的是最新的 2021 款 iPad Pro,那我强烈建议你好好体验一下这款「Liquid 视网膜 XDR 显示屏」。这是目前移动端设备观感最好的屏幕。

一方面这可能是最为便宜的 HDR 视频内容制作中心,另一方面观看 HDR 视频本身也是一种极致享受。比如你可以直接尝试一下扎导剪辑版的《正义联盟》HDR 版本,你会发现和以前看的完全不是一个电影。

移动办公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iPad Pro 并不是一个全场景办公产品,尤其在你的工作是以「制作 Office 内容」为主的时候。如果你大部分工作场景是坐在办公室里写 Word、制作 PPT 或 Excel ,那么 iPad Pro 完全不适合你。你依然需要使用电脑。

但是如果你只是需要在工作中偶尔查看一些 Office 文件,或者是需要不断和团队沟通的移动办公,那么 iPad Pro 有着最好的使用体验。尤其是配合蜂窝版 iPad Pro 使用,更是可以让你随时在线。

我们团队目前一共有四名核心人员,办公软件我们使用的是「飞书」。

文件管理系统混乱我相信大家都是深有同感的。文件长时间不下载旧会过期、稍微大一点就不能发送等等都是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完全没有任何在线文档协作,有也是需要第三方来完成。但是在飞书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解决。

尤其是在线文档,它一方面可以极大增加工作效率,完整清晰的修改历史和批注评论功能也可以让整个项目责任分明。当然,文件自然是想什么时候下载就什么时候下载。

不过,我更喜欢的是飞书的在线沟通系统。也不仅仅是因为疫情,而是因为工作特性的原因,团队里成员经常出差。所以视频会议也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

但是视频会议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只能说。

但是对于我们的视觉创意为主的工作,很多时候单靠语言描述就很抽象,但画出来解释就非常简单。所以每次视频会议的时候,我一定会通过飞书共享桌面给大家,然后用 Apple Pencil 在 Paper 中把自己的想法可以画出来,这样大家都会一目了然。不仅有的效率,还会减少误会。这就是我说为什么即使你不会画画 Apple Pencil 也很重要,归根到底它的「数字铅笔」的特性会带来很多方便。

虽然文章后面有选购指导,但是我觉得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就把蜂窝版本的问题在这里说: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出差,经常移动办公的人,那么 iPad 蜂窝版绝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完完全全的雪中送炭。

基于我长期的经验来看,蜂窝版本有两个可能完全与大家潜意识里的想法相反的事实:

1. 蜂窝版本并不贵

蜂窝版本和同配置的 Wi-Fi 版之间差价是 1200 元,虽然不能说便宜,但是对于能够购买 iPad Pro 的用户来说绝对不是够不到的预算。另一方面很多人担心流量费用贵,这彻彻底底是一个误区。现在不同以往,各种流量卡已经满天飞。以我的腾讯王卡为例,每个月就是两杯咖啡钱,就可以完全覆盖整个的流量费用。

换句话说「你去星巴克蹭一杯咖啡的钱,就可以满足自己一个月无线上网」。

2. Wi-Fi 没你想的那么多、那么好用

找 Wi-Fi 很多时候是很一件很痛苦的事,机场或是商圈看似覆盖了 Wi-Fi,但是真要是用起来,要么太慢要么难连。而且只要有一两次不顺利,就很影响工作进度。有磨磨叽叽连 Wi-Fi,追着 Wi-Fi 走的时间不如做点更开心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我身边凡是用过蜂窝版本都回不去的原因,因为真的太顺畅了。有一次临上飞机发现飞机上没有什么可看的,因为 5G 的原因我就用飞机滑出轨道的时间下载了两部电影。这也是 Wi-Fi 版无法拥有的体验。

结论:如果你真的是一个 iPad 的重度用户,蜂窝版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好了,我们回归正题,继续说 iPad 的使用。

日程管理我们使用的是「日历」以及「滴答清单」

其实我用过很多日历软件,但是用着用着最后总是觉得没有系统原生的好用。尤其是因为原生的日历可以做到整个苹果生态最好的同步,并且也支持一定的多人同步协作,所以选来选去还是用原生的日历。

我对于日历的最大需求就是时间透视功能。我需要大概知道我这个星期需要做什么,还需要我这个月大致需要在哪一个时间段做什么。 所以我使用日历的时候,基本上很少进入日历,而是直接用 iPadOS 15 中最新的小窗口模式,把一个月的工作透视放在桌面上。这样主要我一打开日历就可以看到,整个月份我需要做什么。

但是自带的日历我一直都有一个不满,这就是 To Do List 比较欠缺。虽然苹果也是自带提醒事项,但是苹果的提醒事项还是过于简陋。对于 To Do List 软件我用过不少,之前用过很长一段时间 Things ,但是渐渐的发现只是相对好看,在时间透视上不够丰富。后来我开始使用滴答清单,滴答清单的好处在于它是一个日历和 To Do List 的结合,不仅可以快速添加各种任务,也可以让我们清楚所有任务的时间线。而且它可以同步订阅系统的自带日历。所以团队内部在日历上的协作,或者是一些出差行程也可以一目了然。

总的来说,滴答清单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时间管理软件。它甚至是还带有番茄钟,对于很多时间管理更加严格的人来说更是一个加分项。

此时我建议你一定要使用 Documents 这款软件备用。你可以直接理解为这是一款「疑难文件解答仪」,它支持各种各样可能你没有听过的格式,解压缩更是有一手,而且还基本免费。因此,下载这个软件,完全有备无患,在官方的文件 App 出现以前我深知是用它来当作文件中心。

至于邮件软件的话,我觉得自带的就很好用。尤其是随着邮件这几年的大幅度更新,所以自带邮件就挺好。当然,你也可以选择 Gmail。

协作

如果你是一个苹果生态用户,比如你拥有 iPad 的同时还有 Mac,那么你一定要使用一下「随航」。

其实这一整篇文章中,还有一个 iPad 非常隐性的优势没有提及,这就是整个苹果生态。不过随着苹果产品的普及,这一点大家已经开始善于使用,比如今天大家对于隔空投送已经驾轻就熟了。但是对于一些新的产品联动还不熟悉,所以在这里特别说一下 iPad 和 Mac 的联动,也就是随航。

现在我们的 Mac 可以直接作为 Mac 的扩展屏幕。这样在我们使用 Mac 的时候,就可以有更多的屏幕内容,更好的提高使用效率。某种意义上,你的 iPad 可以随时化身为一个小的显示器。

如果你是重型的办公,多出来的一块屏幕可以让你打开更多的文档,或者可以一块屏幕处理文档,一块屏幕处理消息。

而且随航功能非常的先进,它并不是完全占用你的 iPad,而是把 Mac 的屏幕窗口作为 iPad 的一个软件。所以我们可以在随航过程中,随意切出去,直接在使用 Mac 的键鼠操作 iPad。

这套随航系统,真的在我出差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方便。

03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目前在售的 iPad 产品线,也非常容易梳理。

iPad Pro(11英寸 & 12.9 英寸)、iPad Air、iPad、iPad mini 共计四个系列产品。

其中,iPad Pro 以及 iPad Air 系列是目前 iPad 产品线的核心,也就是最为常规的 iPad。而这两个产品线,本质上也就对应着「中端产品线」和「高端产品线」,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预算。

如果预算对你来说不是最为核心的参考,那么直接购买 iPad Pro 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你可能会纠结尺寸,那就说我的一些经验:

12.9 英寸 iPad Pro:

1. 工作完全以 iPad Pro 为核心的用户。比如大多数情况下你都是在桌子上长时间使用 iPad Pro,并且 iPad Pro 上许多软件都是你工作必备。

比如我自己就是最常使用 12.9 英寸。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11 英寸 iPad Pro 的妙控键盘布局还是会非常局促,而 12.9 英寸则刚刚好。

2. 工作是视觉为主的。比如你是一个插画师,或者是设计师。那么屏幕尺寸越大越好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3. 想要 HDR 效果。目前只有 2021 款的 12.9 英寸 iPad Pro 配备了 mini LED 屏幕并且可以 HDR 效果。如果你购买 11 英寸 iPad Pro 则依然是 LCD 屏幕。

4. 想要更好的续航。从我的实际使用经验来看,的确 12.9 英寸的续航会比 11 英寸好上一截。

11 英寸 iPad Pro

1. 最看重便携。iPad Pro 11 寸在手上非常轻,如果你长时间手持看视频,或者是阅读资料,那么 iPad Pro 11寸会极大的减轻压力。iPad Pro 12.9 手持一会就会觉得疲劳。

2. 没了。

所以,除非你说你就是希望可以要一个便携的 iPad Pro,那么选择 12.9 英寸 iPad Pro 是一步到位没有体验牺牲的选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购买 12.9 英寸 iPad Pro 也不是因为所谓的「便携」,因为它使用上的轻盈感并不是「体积和重量」带来的。

我自己的 12.9 英寸 iPad Pro 是纯粹的内容生产工具,而 iPad Pro 11 英寸是内容消费工具。

存储空间上,我自己是 1T 版本,一个重要原因是我需要在出差的时候用 iPad Pro 作为一个存储素材的作用。

即使你并不需要 iPad Pro 作为一个素材的中间存储,我也依然建议你购买 1T 版本。因为在 2021 版 M1 芯片的 iPad Pro中,1TB 以上版本的内存是 16GB ,而 1TB 以下的是 8GB 内存。当然不是说 8GB 不够用,当下是足够用的,就是 16GB 肯定是用得更久一些。

不过如果你预算不够充足,512GB 也无妨,它基本上可以涵盖大部分场景。而且 512GB 也能够存储一定量的文档。说这句话是因为很多类似律师这类职业的人都在使用 iPad Pro,他们往往会买更大存储空间的版本用来存储文档。

我不是很建议 256GB 以及 128GB 的存储。因为从我的使用经验来看,最后让 iPad 退役的往往就是存储不够。

而今天内容体积越来越大,别说 128GB,256GB 都很容易捉襟见肘。不是说不能用,但就是很快就要陷入「删什么」的困境,而且当 iPad 存储空间快要满了的时候也会影响运行速度。

我其实对性价比这个词越来越谨慎了,因为很多时候性价比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时间更为宝贵,灵感最为宝贵。

但 iPad Air 的确是一个完全瞄准「学生群体」的性价比产品。

总结起来就是,iPad Air 可以让学生在「能够接受的价格下」最大程度上的获得 iPad Pro 的体验。其实尤其是一些刚刚上大学的新生来说,如果购买 iPad Pro 就意味着要做一个「买 Mac 还是买 iPad Pro」的选择题。但是对于 iPad Air 的价格,大多数学生就可以选择都要。

所以,我自己很建议对于仍然需要考虑预算的学生群体,买 iPad Air 很好。不要去比较那些细微的差别,什么刷新率,什么性能差异等等。记笔记,看课件,够用了。

既然提到学生,那么就直接说一下教育优惠吧。

目前苹果有每年一度的返校季活动,购买 iPad Pro、iPad Air、Mac 都会有一定的折扣同时,还能赠送 AirPods 之类的产品,基本上就是学生买到就是赚到。可以在线上教育商店购买,也可以线下的苹果官方零售店购买。

前提是,必须是在校生,具体的详细规则大家可以咨询 Apple。

配件方面,我认为如果你买 iPad Pro 或者是 iPad Air,那 Apple Pencil 就是一定要买的。这两款产品也都使用的是二代 Apple Pencil了,体验很好。但如果你的 iPad 就是非常纯粹的内容消费,Apple Pencil 的确不需要。但是只要你的学习工作有纸和笔的参与,那么 Apple Pencil 我认为是必须的。

至少,我认为现在我买 iPad Pro 的核心驱动力就是这根 Apple Pencil,这是它区别于 Mac 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如果 Apple Pencil 对你使用 iPad Pro 来说不是必须,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真的需要 iPad Pro 本身,可能 Mac 更适合你。

然后就是 iPad mini 以及 iPad(不加后缀)。

这里 iPad mini,我觉得还是有特定人群需要的,总是有人喜欢小屏幕产品。也有很多人对于 iPad mini 情有独钟。目前来看,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用 iPad 玩游戏的人,那么 iPad mini 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另一个好的使用场景是随身笔记本,比如经常到处采访的记者。iPad mini 录音一打开,用 Apple Pencil 再随时记录很方便。此时要是用大 iPad 就有点冒犯。

但是这里需要预警,iPad mini 可能是一个随时更新的产品。

iPad 入门款,我个人认为最合适的场景就是「看剧神器」,反正我家里是爹妈人手一个。两人各看各的,还不用打架。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最为纯粹的,且没有高要求的内容消费产品。小孩子看看网课也不错,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入门款的 iPad 没有反射涂层,可能会对小孩子眼睛不够友好。

对了,iPad Pro 还有一些扩展配件可以一说。其实总结就是,你只需要一个 USB-C 接口的扩展坞即可。最新的 2021 款 iPad Pro 还直接升级成了雷雳 3 接口,让它的扩展性进一步增强。如果你想要连多个设备,可以考虑直接购买。

我自己目前在用两个配件,一个 USB-C 转 USB-A ,一个读卡器。前者用来应付各种常规配件,比如键盘麦克风,而后者就是用来拷贝素材比较方便。其实今天 USB-C 配件已经很普及了,所以只要有意识的购买就好。

04

写在最后

我为什么这么在乎 iPad,或者说是偏爱。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人的思考是需要辅助工具的。无论你是理性的计算,还是感性的创作,手里有一只笔可以写写画画,有些以前想不通的事情,只要写着写着可能就通了。

而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iPad 是最合适承接「一切思考结果」的工具。如果说,今天的 PC 也好,Mac 也好,他们是帮助你完成作品的工具。

那么,iPad 则保留了这些作品最初的那灵光一闪。

这就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