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科研造假”元年(但愿“空前”也是“绝后”)

中国“无科研造假”元年(但愿“空前”也是“绝后”)

如何看待饶毅科学最新文章:中国“无科研造假”元年:但愿“空前”也是“绝后”?

刚才在网上搜了饶毅教授的文章,内容大致就是过去的2020年学术界沸沸扬扬的论文造假处理的公示,图片误用,实验可以不重复,这些奇谈怪论如今导致了2019年让人举报2013年发表在CELL杂志上,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杨辉研究员的科研论文,缺乏重复性。作者本人提出反驳,然后,今年有7个国家,30多所大学44名知名学者质疑论文实验的重复性,同时,杨辉也剽窃了美籍华裔学者的学术文章,对方实名向中科院举报了。以图片误用,实验可以不重复,作为对学术不端的漠视,这是科学界空前的,但愿能绝后,这是一种悲愤,也是无奈。
空前绝后的学术不端,让不少学术大咖如院士级别的学者,也频频与论文造假牵连。如中科院院士裴刚的学术不端,饶毅实名举报,可笑的是裴刚本人还是中科院学术道德委员会主任。尽管本人未正面回应,但他的学生们一个个粉墨登场,为他们的导师掩饰过错。类似的还有武大教授李红良,南开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的学术论文造假嫌疑。客观地说,科技部等处理意见,不能令人信服,对于净化学术环境,没有任何益处。要知道,中国的科研环境,历来令人诟病。清华的颜宁,北大的许晨阳再次出走美国,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饶毅是中国学术界的另类。他初次参选院士评选,出人意外的第一轮就淘汰了。从此,他宣布不再参选院士,潜心科研教学。他的科研成就,有目共睹,早已经证明了他的学术地位。西湖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对他评价甚高,说是当代的学术界鲁迅。我个人认为,他实至名归。中国的科技界,需要饶毅。
今天的中国,从上而下,都非常重视科研学术工作,科研经费投入,仅次于美国,许多领域正在大踏步追赶世界一流。用好每一分钱,创造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留住并吸引顶尖人才在国内工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学术造假,某种情况下,就是犯罪,浪费了纳税人的钱,也败坏了学术风气,从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留不住人才,也抹黑中国的科技国际形象。
但愿从此后,中国科研学术界造假能绝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