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赤子之心,普世间温暖
01 理工科妈妈的挫败
现在大家认识的我,是一名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和大家共同探讨育儿育己,往往是育儿作为切入点,然后就会聊到亲密关系,个人成长,再到宗教哲学等一些终极问题。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自己从高中开始就是个理工生, 毕业之后的工作, 不管是西门子的工程师还是全球气候变化审核员,都是比较偏“硬核”和“技术类”的职位,需要同时和多个项目打交道;需要不断的学新的东西,节奏快,线程多,强度高,所以成为妈妈之前,我习惯了用理工科的大脑来思维,来判断,来指导行为。
我们都知道,婴儿是没有使用手册的,在孩子到来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事先学习了大量的育儿知识,然而在我真正成为了全职妈妈,面对我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当我把之前工作养成的惯性和思维习惯带进了妈妈的身份的时候,我发现我竟然发挥不出来。
因为当把养娃当成一项工作来进行的时候,自己内心势必会设置KPI,然而面对“不可控”的娃,无论你怎么计划,怎么安排,事情都不会按照“理想”的状况运行,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这就产生了特别大的挫败感。我扎心的发现,得到的明面上的成就跟努力的结果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所有的一切和预设的规划,计划,以及脑力活动不成正比,和之前的积累读书也不成正比。
因此,第一个娃出来之后,把一路以来“心气高”的我彻底挫败了。
因为我忘记了,我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生命,是需要敬畏的,不是被计划的。
02鸡汤还是鸡血
挫败之后,跟很多人一样,我开始被扑面而来的随处可见的各种鸡血和鸡汤折磨。
鸡血,顾名思义,是鸡的血不是人的血。
打了鸡血的当时人会兴奋,但是之后人会因为出现排异反应,带来副作用。尤其当看到别人打了鸡血,自己就会更加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做不到。如此,反而给情绪起了负面的效果。
再来说鸡汤,所有的鸡汤无非是说,要佛系,要淡定,要接纳,要处乱不惊。
这是我的孩子,我生的;
这是我的老公,我选的;
育儿观念不一样,先经营夫妻关系。
但是,人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当做不到的时候,当我情绪又起来的时候,“我应该”这三个字,又增加了自我否定。
我知道那个是诗和远方,是我要到达的理想状态,让自己足够的厚,足够的满,足够的有容量才能达到。但是,那个状态,离我那么远,我该怎么一步一步的走过去呢?
鸡汤喝的时候,觉得还挺补的,但是,当时的我,虚不受补。
03戈登博士给我的启发
后来,一次偶然,我看到了戈登博士的两句话。
第一句是:父母不应该被指责,应该被训练。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做的不好的,不用自责,只要去学习就好了,学习怎么育儿。
我学到的,需要转化成我的行动。行动是消除焦虑的方法,那就去学习好了。
这句话,让我从自责中解脱出来。
是的,我承认,当我的孩子的行为,没有达到我所想,我是有自责的心理的。
当时的我认为,孩子出生,它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完全依赖于父母,因此,父母也就承担了100%的责任。
这种责任,让我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意识到:
我需要自省,无需自责。
需要内观,不必内疚。
第二句是:父母是人,不是神。
我们有自己的局限,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过去的经历带来的价值观。
所以我们包容孩子的同时,包容自己的队友的同时,先包容和拥抱一下自己。
当我承认自己还不是那个大师,是个普通的人的时候,也就又减少了一些的自我否定。
是的,我需要成长,而且是按照一定的节奏,遵循一些方法来成长。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有足够的内心空间。
我是人,我需要时间,我需要空间。
我不要再追赶孩子,那样会让我疲惫;
我有我的BUG,我需要包容自己,我需要找回我自己的节奏。
都说育儿终育己,无法育己,何以育儿?
04寻找出路
之前我对于工具类的书和比较近现代的书,都持保守态度。
第一,我觉得工具类,治标不治本。
盲目的寻找工具,使用工具,可能会把精力引向枝叶,忽略了根本。
但是当时的我:
内:内功不够
外:环境局限
感觉被困住了。
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我需要个拿起来就可以用的,能使上劲儿的工具;
我需要摆脱当时的局限;
我需要从每天的生活中喘口气。
05系统和实操性
于是,我开始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因为一路的理工科思维,所以在选方法的时候比较在乎两件事情:系统性和实操性。
系统性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法是否自成体系。它的框架,是否涵盖了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涵盖,不是靠罗列问题点,而是靠系统的设计。
第二,是否涵盖了所有的时间轴。
我们说小孩子,三四岁的孩子和青春期的孩子,肯定有不同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我是不是每到一个阶段,这个方法就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
这种方法,是否可以陪伴不同的成长阶段,甚至之后角色的转变:孩子,学生,成人。
第三,是否有普适性。
孩子也是人,是从人的角度来看待。
同样的沟通方法,我们用这种方法和孩子沟通,是否可以和其他人际关系沟通,是否可以通用。
第四,是否是双向的,我们是否希望孩子学会。比如,我们都有一些自己“搞定”孩子的方法。我们想一想,如果孩子学会了这个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和我们沟通,或者和弟弟妹妹沟通,长大了以后,和同学或者跟她的同事沟通,这是否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沟通方式。
沟通的方法,不只是单项的搞定,当孩子学到了我们和他们的沟通的方法的时候,是否可以实现双方的理解。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方法的好坏就是:
这个沟通方法,是否可以当传家宝一样传下去。我们的孩子这样对我们的外孙或者孙子。
这个沟通方法,是否可以帮助孩子以及我们自己成长。
实操性,就是可行性,能不能做到;有没有具体的方法;是否容易上手
这个比较容易检验,看有没有案例,看跟踪数据。
这个做到,不会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从解决一点点生活中的小小的事情开始。
再远的路都是走出来的。
不走,出不来。
P.E.T就是因为系统性和实操性,才被一个理工科的大脑看中。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P.E.T远不止这些。
06工具还是道
第一次使用
我记得在我还是学员的那次P.E.T工作坊时,那天白天我刚学完其中的一个方法:面质性我信息,是用以解决当自己的需求无法被满足时,如何邀请别人改变行为。
那天晚上,我的大女儿蕙蕙已经差不多快睡着了,娃爹兴起挠她脚心,一下子娃就精神了。我当时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在“你信息”(她好不容易要睡了,你这么一挠,她又不睡了!)快要脱口而出的 一刹那,想起来,我应该可以试一试面质性我信息。
于是,我在心里开始预演:你挠蕙蕙脚心(行为),我很生气(我实在不知道冰山底层的感受,只能先用着),蕙蕙只能又晚睡觉了(这个是第一次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影响),然后逼自己,想对自己的影响,而不是对方的影响。
当沉静下来之后,我开始面对自己:我其实是想尽快出去客厅回复之前看到但是没有来得及回的信息。当我开始面对自己的真实需求(背后的影响)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刚刚生气是因为着急,着急什么呢,担心朋友久等。
梳理到这里,我开始磕磕绊绊的在心里组织我的人生中第一条面质性我信息: 你挠蕙蕙的脚心,我觉得很着急,我会晚出去回复我朋友的信息,我担心我的朋友久等。
心中思索至此,突然觉得,我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因为朋友这个时间也是在哄娃啊。
这个时候,我其实已经不生气了。
这个不生气,不是“算了,不和他计较”的放弃;也不是“压下去,忍下来”的憋住;也不是劝自己“这么点小事情,不值得生气”的自我安慰。而是觉得,真的没有什么。
再后来,我再一次面对自己,发现其实就是想早点出去享受自己的me time。
当这个转念完成之后,变成了:不如就享受一下他们父女俩的欢快时光吧。
也是这次,我意识到,这个方法,可能不只是一个工具。它以工具的形式来到我的面前,当我只是简单的套用的时候,竟然完成了内观,内省和面对。
当我的手指向别人的时候,是指责;
当我需要找到我的感受的时候,是自省;
当我理所当然的想着“为对方好的时候”,是逃避;
当我实实在在的想着对自己的影响的时候,是面对。
当时,我意识到:这,不只是方法,工具,技巧;而是道。
大道相通
大道相同
07从学员到讲师
在参加工作坊差不多一年之后,自己处于一个转变期,当时的我需要决定,我未来做什么。
P.E.T讲师,是当时的一个选择。
知道P.E.T好,可以帮助到大家。
知道做P.E.T讲师好,可以帮助到自己。
但是至于怎么做,能做到什么样,可以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帮助,当时的我并不确定。
于是,我成为了一名P.E.T讲师。
这份职业,和我之前的经历完全不同。
内容上,365度大翻转,从工程技术/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转到沟通/教育/修心。
性质上,从之前的在跨国集团的各种团队分工,相对比较大和稳平台去发挥,转到现在自己活成一个团队,需要思考整体的规划发展和细节落实。
并且,需要完成很多的“心”的磨合,突破。
我正在渐渐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所以,也是很多的挑战。
08不是结束的开始
第一期工作坊,是我的开始。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第一节课时的自我介绍,每天“男朋友群”的案例讨论,某次的落泪倾诉,班长设计的班徽,结业那天的惊喜晚餐,以及毕业旅行的邮轮之旅。。。
因为有了第一期,给了我很大的回馈和信心。于是有了后面的第二期,第三期。。。以及坚持到了现在。
我还记得,阮老师曾经和我说过:看的到你的心力,若想做好,做大,需要思考如何长久。
直到去年十月那期,当时的学员小米问,你打算长期做下去吗?我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答案是:是的。
也想借此机会,谢谢一路帮助自己的人。我想,没有你们的鼎力相助,我是不会走到今天的。
也谢谢你们的见证。
行文至此,想到很多人。
谢谢你们!
1. 关于我之前的工作的采访稿:我们无法掌控命运,能做的是准备好自己
2. 我为什么做P.E.T讲师-视频采访
3. 2020年P.E.T工作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