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之仁简历(你如何看待宋襄公的仁义之举)

宋襄公之仁简历(你如何看待宋襄公的仁义之举)

【名人简历】

宋襄公(?—前637年),宋桓公次子,子姓,名兹甫,谥号曰“襄”,为宋国君主,称“宋公兹甫”,简曰“宋兹甫”(先秦贵族男子用氏,故不称子兹甫)。被部分史料认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

【历史功过】

在春秋乱世中,宋襄公不切实际的空谈古时君子风度,为守迂腐的信条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处处被动,并且把仁义滥用在敌国甚至是敌军身上,以至数次受辱。宋国是小国,宋襄公打了败仗,证明他对仁义还理解不到位,或者说对自己的实力还不清楚,若宋有后来秦国的实力再讲仁义必然称王,而且不只二世,但不肯埋头发展,他也曾说齐桓公用管仲20年称霸,但他等不了。急功近利是他失败的地方,但讲信用款而待人,却使他位列春秋五霸。

【成语典故】

仁义之师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

赏析:宋襄公和楚国军队在泓水之滨交战。宋兵已经安排好阵势,楚军还没有渡河。右司马向宋襄公献计道:“楚军多而宋军少,趁他们正在过河尚未列队时发动突然攻击,那么他们必败无疑。”

宋襄公说:“我听得君子讲:‘双方交战。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捉头发斑白的老兵,人处险地,不推他跌下深渊,人处困境,不逼他走投无路,不进攻尚未列成阵势的队伍。’现在楚军还未完全渡河,我们发动攻击,这是不道德的。还是让他们全部渡河摆好阵势后,再击鼓进攻吧。”

右司马说:“您不爱护我国的人民,让国家受到损害,难道这就讲道德了吗?”

等到楚军已渡过河来摆好了阵势,宋襄公这才下令击鼓进军,结果宋兵大败,襄公的大腿也遭受重伤,3天后就死了。

【生平大事】

宋襄公——因信用称霸

一提起宋襄公,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十足的“大草包”,而且还屡打败仗,但是,他日后却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宋裹公之所以能够成为霸主,正是因为他有着讲信用而宽厚待人的独特品质。

晚年齐桓公忘了管仲的遗训,将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奸臣又召回宫中,还加以重用。尽管鲍叔牙多次劝告,但是齐桓公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造成了这三个人有恃无恐,更加胡作非为,竟然把鲍叔牙给活活气死了。

齐桓公去世后,这三人还擅自废掉齐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而让对他们言听计从的公子无亏当了国君。

公子昭见自己不但君位被夺去,而且还有随时被杀头的危险,就逃到了宋国,请宋襄公为他做主,帮他重新夺回王位。

当时宋国的实力并不强大,可是成为霸主的诱惑实在太大了。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公子昭来投奔他,他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就收留了公子昭。

周襄王十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要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当国君,让诸侯派兵相助,以壮声势。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就没几个人理会,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

于是,宋襄公只好统领四国联军杀向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还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国都临淄迎接公子昭回国。

之后,公子昭回国当上了国君,这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为大国齐国齐孝公复位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宋襄公认为这是足够树立威信称霸诸侯的时候了,便想会盟诸侯,把自己的盟主地位确定。于是,宋襄公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想把会盟诸侯的事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取得楚国、齐国的支持。

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霸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己莫属。

于是,他事先未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秋季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并把时间定在当年秋季。听到这个消息后,楚成王和齐孝公两人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

到了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在开会时,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

楚成王说:“您说得非常好,但不知这盟主是谁来担任?”

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

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也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

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

楚成王说:“你说我这个王是假的,你把我请来干什么?”

宋襄公说:“楚国本是子爵,假王压真公。”

宋襄公刚刚说完,只见楚国大臣都脱去长袍,露出了里面穿的全身铠甲,手举一面小红旗,只一挥动,那些随楚成王而来、打扮成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刺刃的兵士。

之前有这样的规定,会盟各国不许带兵,可是楚国不讲信用,由此留下了不仁不义的恶名,欺负以仁义为本的宋襄公,更是激怒了中原有正义感的国家,为六年后在城濮之战的大败埋下了伏笔。

当时这些士兵都向台上冲来,吓得诸侯四散而逃,宋襄公被楚国的士兵一把抓住,把他拖到楚国的车上,带他回楚国去了。后来,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就把宋襄公放回去了。

从那时起,宋襄公便对楚国怀恨在心,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拿它也没什么办法。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就想讨伐力薄国小的郑国,出出胸中恶气。过了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拜会楚成王。宋襄公认为是个好机会,就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知道消息后,求救于楚成王,楚成王答应来救援郑国。

但是,楚成王并没去救郑国,而是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带领宋军星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泓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来到了对岸。

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到此只是为救郑国。咱们已经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咱们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与楚国讲和算了。”

但是,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

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仁义”二字。要用“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

宋襄公却又指着战车上的“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

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就能取胜。”

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宋襄公冲在最前面,却冲进了敌阵,由于宋襄公是个讲仁义的人,对待下属十分好,所以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他才得以捡回一条命。

但是,战乱中那杆“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去了。宋襄公为此吃了败仗,宋国的百姓们对他都骂不绝口,宋襄公还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义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别人,君子不俘虏年迈的老士兵,善待俘虏。”他身边的将士们听了,都在心中暗骂宋襄公是个大草包。

还有一年,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宋国的邻国曹国受到侮辱,来到宋国,宋襄公出于仁义款待了重耳,宋国刚战败,国家贫穷,但仍送出了二十乘车的大礼。这对重耳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这个仁义的举动在他死后五年还为宋免了一场亡国之灾。五年后又是楚攻宋,晋国出兵救宋,在城濮打得不讲信用的楚国几代不敢正视中原。

宋国是小国,宋襄公打了败仗,说明他对自己的实力还不清楚,急功近利,但讲信用,宽而待人,却使他位列春秋五霸。

【名人评说】

司马迁《史记》: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同时司马迁认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司马迁将他列为五霸之一,更多地是在道德上的一种褒奖,非实际而言)。

毛泽东《论持久战》:在探讨战争中的主观指导与主动或者被动的关系时指出:“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历史遗迹】

宋襄公望母台

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原水城睢县已长眠2600多年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春秋五霸的陵墓中,宋襄公王陵却成为唯一的幸存者,而其他4位霸主的陵墓早已夷为平地呢?究其原因,大概是宋襄公筑台望母,并葬于望母台上,至死不忘孝敬母亲的缘故吧!

宋襄公忠孝、仁义、诚信、礼仪等传统美德于一身,在豫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其中,宋襄公为表思母之情修筑望母台,眺望身在异国的慈母就是点缀其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宋襄公是个孝子,他母亲是一位爱国女杰。当年其母意欲归卫抗敌救国,而夫君宋桓公不允,并以废其正宫相威胁。公元前661年,北狄灭卫,宋襄公母见国破君亡,心急如焚,宁愿抛弃正宫娘娘之位,也要执意助兄长立君复国。宋桓公一气之下,将她遣送归卫。其母回国后,先后策动长兄、次兄率兵奋起抗敌,驱狄出境,使卫国转危为安,日渐复兴。而宋襄公母却被宋桓公遗弃,无法返宋,母子无法团聚,极度悲苦之下,她吟咏《河广》诗一首: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渭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诗的大意为:谁说黄河广又宽?一片芦叶渡对岸。谁说宋国路遥远?踮起脚跟在眼前。谁说黄河广又宽?河宽难容小木船。谁说宋国路遥远?一个早晨去复还。这首诗以夸张、比拟的手法,抒发了宋襄公母思念宋国、盼望回归的急切心情。

宋襄公同样思念其母。但如何与母亲相见呢?接母回国,违背君父生前意愿,为不忠;不接母回国,辜负母亲的生养之恩,为不孝。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一个忠孝两全之法,决定在宋国(今商丘)的西部边境襄邑(今睢县)北城修筑一个望母台。因卫国在宋国的西北方向,而襄邑离卫国最近,且北城地处高地,更易登高望远。宋襄公渴望登上高台能看到慈母的身影。

公元前650年秋,宋襄公就派200名工匠,修筑望母台。周围百里的百姓闻之纷纷前来帮忙,结果一个占地500亩、高达5丈的望母台,只用了5天时间就建成了。第六天,宋襄公举行祭台大典,只见他面向西北焚香叩拜,台下千万臣民,也数里跪拜。自筑起望母台后,宋襄公每逢母亲生日和自己生日,以及逢年过节,他都到此登台望母。后来,为食宿方便,望母台上又建造了宏伟的殿堂和御花园,园中的山丘为“驼冈”。

有一年的寒冬腊月,宋襄公前来望母,刚刚面朝西北跪下望空叩拜,风云突变,北风呼叫,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身处冰天雪地的宋襄公依然眼望西北方而一动未动。随着时代变迁,宏伟的望母台行宫和美丽、幽雅的御花园,早已面目全非了。公元前638年11月的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右股中箭,在望母台行宫养伤半年而驾崩。依其遗嘱葬于望母台上,至死不忘望母行孝。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