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通天然螺旋藻价格(绿a螺旋藻的价格是多少)

格林斯通天然螺旋藻价格(绿a螺旋藻的价格是多少)
作者:储清灿
今年1月29日,在云南省“两会”的“厅局长通道”上,省文旅厅厅长和丽贵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我省受理旅游投诉780起,同比下降53%;投诉数量全国排名从2017年的第6位下降到2018年的第21位,“旅游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转型升级全面推进。
在2017年4月“史上最严22条”旅游整治措施实施之前,我省旅游市场上充斥着铺天盖的低价游和明目张胆的强制购物。2017年春节前,副省长陈舜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参团旅游,都遭遇到强制购物问题,更何况一般消费者。
传统零负团费旅游模式下,受益最大的是出售旅游商品的企业。整治之后他们过得怎么样?我们选择“蓝钻生物”和“七彩云南”两家典型企业来分析一下。
“蓝钻生物”的生意经
“蓝钻生物”成立于2011年,是我省第一家挂牌新三板的保健食品类企业,其主要产品为螺旋藻片。目前该公司拥有“程海”“格林斯通”“程海绿源”等多个螺旋藻品牌,主要销售渠道有代理销售商、连锁药房及电商平台。
据公开资料,丽江程海湖是世界上能够天然生长螺旋藻的三大湖泊之一,年产螺旋藻粉近500吨。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程海湖就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天然螺旋藻养殖生产基地,螺旋藻也因此成为丽江的一大特产。
螺旋藻片生产工艺简单,仅仅是对采购的螺旋藻粉及部分辅料混合后压片并包装,再经灭菌、检验后即可。但“蓝钻生物”螺旋藻片的零售价并不低,过去多年毛利率接近50%。其向非关联方经销商销售价格为160-200元/公斤,天猫官方旗舰店中500g装程海牌螺旋藻片售价为179元。

据公开转让说明书,“蓝钻生物”2012年至2013年向程海蓝宝实业公司采购的螺旋藻粉为50-60元/千克,而2013年向江西三达新大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购价格仅为26元/公斤。
江西三达新大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大规模机械化养殖,使得螺旋藻价格更低,约为永胜县程海蓝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半。2013年至2015年,蓝钻生物向江西三大新大泽生物工程等外地公司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比重由21%激增至82%。直到2016年,该公司才停止外地采购,又转向早期供应商永胜县程海蓝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但在那几年里,蓝钻生物的螺旋藻产品也就没那么地道了。
2015年年报显示,“蓝钻生物”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古城区莫捷药材店、昆明格林斯通食品有限公司、古城区合发螺旋藻经营部、支付宝(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健之佳连锁药房,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总营收的近七成。其中,位于丽江古城的两家代理销售商销售额占公司总营收的47%,撑起了“蓝钻生物”业绩的半壁江山。
但公司披露的客户信息,与主管部门的公示信息并不一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2015年的第一大客户古城区莫捷药材店,早在2014年底就已注销,显然不可能再与其进行生意往来。第二大客户昆明格林斯通食品有限公司,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无显示。
这两个并不存在的客户2015年贡献的营收2420万元,占当年总营业收入的47%。但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其第二大客户的名称可能存在笔误,真实的名称应该是昆明格林斯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但这样的错误也太低级了。
有了不存在的客户做贡献,“蓝钻生物”取得挂牌以来的最好业绩。其2015年营业收入达5127万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超1000万元,同比增长超40%。次年,“蓝钻生物”顺利入选新三板创新层。但是,尽管公司2014年和2015年归母净利润合计高达1800万元,但这两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却为-1600多万元。
“零负团费”泛滥时,旅游市场乱象频发,“蓝钻生物”就与2014年1月3日的丽江导游辱骂游客、强迫购物事件颇有渊源。经原云南省旅发委(现省文旅厅)查明,该事件事发地就位于“蓝钻生物”的代理销售商莫捷药材店门口。当时两名导游把旅行团带到莫捷药材店后,大部分游客未下车购买螺旋藻等产品,一名无证导游便口出秽言辱骂游客,游客不堪其辱便拍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后两名导游均受到相应的处罚,其所属的森龙旅行社也被处以30万元罚款。莫捷药材店虽未因此受到处罚,但当年底就注销。
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给予丽江古城景区严重警告处分,并限时6个月整改。随后丽江开展了一系列旅游市场整治行动,包括对购物点进行清理等。之后“蓝钻生物”业绩一蹶不振,2016年营收3228万元,同比减少37%,归母净利润仅33万元,同比减少97%。该公司前五大客户中,丽江当地销售代理商销售额下滑至1373万元,占总营收比重减少至约四成。
2017年,在旅游市场整治“22条”的高压态势下,“蓝钻生物”营业收入1575万元,同比腰斩;归母净利润亏损1363万元,其股票亦从创新层“跌落”到基础层。前五大客户主要为电商平台及连锁药房,没有一家丽江当地销售代理商。去年7月,做市商安信证券退出后,其做市商不足2家,股票转让方式次月由做市转让强制变更为竞价转让。

数据来源:Wind、滇朴咨询
七彩云南的“茶文化”
相较于规模较小的“蓝钻生物”,从事普洱茶生产销售的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旅游购物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5年,“七彩云南”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我省第一家挂牌新三板的普洱茶企业。其最近一个交易日总市值近8亿元,在我省新三板企业中排名第五位。2013年至2016年,“七彩云南”经营业绩较为稳定,营业收入均在2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均在5000万以上。其中2014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为最高,分别为2.6亿元、6470万元。此外,其销售毛利率多年来高位维持在70%左右,更是远超“蓝钻生物”。
2013至2014的2年间,“七彩云南”向关联方销售茶叶收入分别占公司营收总额的41%、43%。其中向第一大客户昆明群益商贸有限公司销售了价值约2亿元的茶叶,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0%。公开资料显示,昆明群益商贸的实际控制人童敏参股或任职“七彩云南”多个关联企业,并在七彩云南景区内从事茶叶等商品销售。也就是说,该公司近4成的茶叶都流向了七彩云南景区。
昆明七彩云南景区是一个4A级旅游景区,为七彩云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但该景区实际上是一个旅游购物点,涵盖了珠宝玉石、茶叶、银饰、土特产、鲜花等商品销售,客户群体以各地旅行团为主。2016年5月10日,央视《消费主张》记者曾曝光云南旅游购物黑幕,就提到“云南旅游第三怪:名字叫景点,其实是个购物点,其中便包括七彩云南景区,是所有的团都必须进的一个店。实际上是来买东西,但打的是“旅游景点”的旗号。
另据公开报道,进入该景区后的第一站便是庆沣祥茶艺馆,在茶艺馆里游客会被各种各样的“茶文化”所包围。明明是个购物店,却叫做博物馆、茶礼文化园等名称,借此来蒙蔽游客。而销售人员亦经过系统的话术训练,什么“头顶天禄天赐福禄,招揽八方之钱财”张口就来,各类茶艺表演手法夸张,而这不过只是卖茶前的铺垫……这类“茶文化”往往能把劣质茶高价卖给游客,利润将由旅行社、经销商等利益团体瓜分。
在云南省旅游“22条”实施前两年,“七彩云南”对该景区茶产品销量逐步减少。2015年,虽然关联方群益商贸已从前五大客户中消失,但前两大客户变成了注册在景区附近的另两家关联方——昆明七彩云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当年成立的昆明欣民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对二者的销售金额为4480万元,不仅绝对量大幅下滑,而且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也降至22%。2016年,公司第一大客户又变身为景区附近的另一家当年设立的关联方——云南益源海派商贸有限公司,对其销售金额为4065万元,仅占当期总营收的19%。
云南省旅游“22条”新规实施后,七彩云南景区同年4月取消了入园门票,并更名为“云南民族大观园”,但该景区名称变更未及时报备,于9月被云南省旅发委责令限期整改。而“七彩云南”的业绩,也随之出现明显下滑。2017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8亿元,同比减少13%;归母净利润3666万元,同比减少27%。同期对第一大客户益源海派商贸的销售额为1482万元,仅占总营收的8%,旅游市场整治效果立竿见影。
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年报称是由于逐步主动减少关联公司产品销售所致。但2016年末至2018年9月,该公司的存货从1.46亿元增长到2亿元,可见并不是该公司有意主动减少产品销售。事实上,从事旅游购物的关联方采购额相较往年的确减少了,而旅游购物整治才是其采购额减少的主要原因。
“七彩云南”把去年作为所谓的新型渠道大力拓展元年,却被曝出生产假冒龙井茶。去年10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45款龙井茶开展了比较试验,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七彩云南”牌一级“梅家坞龙井”每斤价格990元,根据感官品质被判定为假冒西湖龙井产品。
即使该公司售卖高价假冒茶叶,也没能改善业绩,其归母净利润更是出现“四连跌”。去年前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微增2%,归母净利润为1658万元,同比减少22%。虽然账面上还有利润,但其前途未必好过“蓝钻生物”。“蓝钻生物”目前还留在新三板,而“七彩云南”2月1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其拟申请在新三板终止挂牌。

数据来源:Wind、滇朴咨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