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01
出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02
译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①,在亲民②,在止于至善③。
【注释】
①、明明德:明,彰明;明德,光明的德性。使人天生固有的德性得以彰显和发展。
②、亲民:《大学》古本为“亲民”。程颐认为“亲”当作“新”。朱熹径改“亲民”为“新民”,且释“新”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作新民,就是革旧图新,去恶从善的意思,每日去除身上的恶习和不足,以不断提升自己。
③、至善:天理人心之极致,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相当于道家所说的达到与万物和光同尘的境界;也类似佛家所追求的达到使天下苍生都离苦得乐的境界。
【解析】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彰显人们光明的德性,在于革旧除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极致完善的目标。
继“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增广贤文》、《龙文鞭影》等多部蒙学经典之后,历经犹疑与踌躇,《每周词话》终于迎来了四书之首的《大学》。之所以有犹疑、怀踌躇,只因该部被奉为“初学入德之门”、“东方之圣经”的典籍,是曾经千百年来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同时,这更是一部需要用毕生时日来研读、来参悟、来践行之经书。盖因为父之不敏,至今仍觉只知皮毛,生怕解读不精,以负先贤。唯愿做一引路之人,期子涵不囿于为父粗浅之解,多多研读,犹子房圯桥之上得《太公兵法》,指引未来人生之征途。
03
典籍简介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南宋朱熹则将其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并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合为《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大学》则被确立为“四书之首”,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部经典合称为“四书五经”。
所谓“大学”,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古代的学制,与小学相对。不再是讲“昔时贤文,诲汝谆谆”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在中国古代,年及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至15岁,“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二是指“大人之学”,即为政者“修齐治平”之道、“修己达人、安邦定国的大学问”。汉代儒学大师郑玄说:“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朱熹则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孙中山语:中国政治哲学谓其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外国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过,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人。曾子为孔子弟子,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其为“宗圣”,与孔子、孟子、颜子合称“四圣”。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史称“二程”,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奠基者,河南洛阳人(祖籍徽州篁墩),他们的学说也被称为“洛学”,与同时代的张载所创的“关学”颇有渊源,二者理学思想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是“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
核心思想
作为“四书之首”、“初学入德之门”,整篇《大学》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三纲八目”。《大学》经一章即以开篇之语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开宗明义的阐释了大学之道乃以明明德为基础,作新民是正己,止于至善是化人这样一个由内而外,内圣外王的过程。继而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传十章则分别解释“三纲八目”。两者之间,“八目”是实现“三纲”的途径,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阐明了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三纲”之中,“明明德”强调“明德”,关键在“自明”;“新民”重在“作新民”,强调率先垂范;“止于至善”是追求天理人心达到极致完善的理想目标和处世原则,突出的是一种尽善尽美的自我素养和人生境界。“八条目”则为个体指明了进德修业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其中,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不自欺表明行善不是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以善本身为目的。行善是自己心灵的需要,是求得精神本身的满足;正心就是让自己的思想信念中正不偏;修身就是不断自省,提升自身修养;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则是为政之道。怎样治理国家呢?为政者首先要作表率;“为人君止于仁……与国人交,止于信”;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与民同好恶;“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告诫统治者不可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地聚敛财货,提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时至今日依旧是警示为政者的金玉良言。
“八目”当中,修身以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专注于心性修养,属儒家的“内圣”之学;修身以下,“齐家、治国、平天下”,系君子之行为规范及治政之事,属儒家的“外王”之学,其意主要在彰明儒家“为政以德”的观念和“道德转化为政治”的思想。而“修身”则是联系“内圣外王”之学的桥梁和纽带,处于“三纲八目”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故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三纲八目”不仅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整个儒家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就等于我们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即可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了。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刊刻出版的方便,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顺序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但若按修学次第,朱熹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这就好比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为人为学要先立一个做“大人”的规模。做“大人”的规模是从“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一个“大人”不仅体悟与理解天地万物,而且检视与省察自己的修为,继而推己及人,心系家国天下。从而使“大人”将自身与天地万物贯通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因此,《大学》不仅展现了一个包括“万物——自我——他人”的阔大人生内容,而且厘清与指明了人生努力的目标与次第。此即朱熹强调《四书》应当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之由。
摘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章句·经一》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章句·传三》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章句·传六》
财富能够润饰房屋,道德能够润饰身心,心胸宽广能使人心情愉悦,从而容貌安详,身体舒适,所以君子一定要心无愧怍,使善念实于中而行于外。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章句·传十》
04
评说
道大学之“道”
爸爸的《大学》之缘
今人的《大学》之憾
未来的《大学》之思
05
思考
你认为《大学》及其思想在当下的意义如何?50年以后呢?(试想下,写一个50年以后的你可以用来应证对照的答案)
往期回顾
【每周词话08】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每周词话07】隆贫晒腹,潜懒折腰
【每周词话0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每周词话0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话05】良言一句三【每周词话0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周词话04】桃不吝,积善有余庆。栗深防,多藏必厚亡
【每周词话03】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每周词话02】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
【每周词话01】不富无以为人,不予无以合亲
记住现在,寄往将来
3月19日,不仅仅是你的生日
致刚刚走过的365日夜
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