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为什么把偷奸叫扒灰?
更正一下,《红楼梦》里不是把偷奸叫做”扒灰”,而是把翁媳之间的偷奸叫做“扒灰”。也有叫“爬灰”的。为什么把这种关系叫扒灰呢?这里有许多说法,还有一些与文学大家有关。
一种说法是:“爬灰”是谐音转语。爬灰必污膝,“污膝”与“污媳”谐音。这一说法源于清代李元复《常谈丛录》:“俗以淫于子妇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膝媳音同。扒行灰上,则污膝也。”这一说法似乎可信。但仍难以自圆其说:“爬灰”在生活中是不大可能的事。而“扒灰”者,又何以必定污膝呢? 清代王有光另有一说。王氏在《吴下谚联》中谈到“扒灰”的来历:过去,神庙遍地,香火特盛。为了敬鬼神,人们往往大量焚烧涂有锡箔的纸钱。日久天长,锡灰渐多,庙主将锡灰出售,倒能获得好价钱。消息传出,贪利之徒就往往到寺庙中偷扒锡灰。“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看来,王有光的解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扒灰”的目的是为了偷锡,而“锡”、“媳”同音,“偷锡”转为“偷媳”,这或是“扒灰”一语的来源。
也有认为“扒灰”一词来源于苏氏三绝之一的大苏。故事是这样的:话说这苏东坡中年丧妻,一直未娶。而他的儿子却庸碌无为,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苏东坡的儿媳妇是个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通,之所以嫁到苏家就是倾慕苏东坡的才华。有一次,儿媳为苏东坡送茶时脉脉含情的望着他。苏东坡也不答话,接过茶杯,用食指快速在书桌上写了两句诗:“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因为苏东坡为人懒惰,长时间不抹桌子,所以桌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那字迹看得非常清楚。儿媳妇看后也用手指快速在后面又续写了两句:“假如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写罢红着脸就跑了。苏东坡正看得得意洋洋,他的儿子回来了,见父亲看得那么高兴就问道:“父亲,看得什么?”苏东坡下了一跳,忙用袖子将桌子上的字迹擦掉,说:“我什么也没看,我在扒灰”。当然这只是个故事,并没有实证, 但这事还是传开了,人们就用“扒灰”来指代翁媳偷情。
也有说这个词语与王安石有关。王安石的儿子早年辞世,他的妻子青年守寡,令筑小楼居住。王安石出于对儿媳的关心,经常去探望她。而媳妇却错解了公公的意思,以为王安石心怀不轨,于是题诗于壁,以明心迹。王安石见了题诗,颇为尴尬,就用指甲扒去壁灰。这样一来,外间就有了“扒灰”的说法。显然,这种传说是牵强附会的,很可能是政敌捏造出来用以污蔑王安石的。
在《红楼梦》里,宁国府焦大所骂的”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中的“爬灰”指的是贾珍与儿媳秦可卿的不正当的关系。
《红楼梦》宁国府老仆焦大醉骂“扒灰的扒灰”,“扒灰”一词是什么意思?有何典故?
”扒灰”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吴下谚联》翁私其儿媳,俗称扒灰。
扒灰,是个庸俗不堪的词语,很少在书中出现。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这个词语时,好多读者都不懂得此词的含义。查询了字典才明白,可见这种老公爹霸占儿媳妇的事,历代被人民所厌弃。
百度上解释:扒灰,是一个形容乱伦的词语,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发生性关系的乱伦。
关于扒灰一词的典故有许多种:
其一:古代庙堂里烧香的炉子里,有许多焚烧的锡箔灰沫,时间长了形成一个大的结块,和尚们就从灰里拔出来卖钱。后来外面的人听说后,也来庙堂里偷锡箔灰,因为锡同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传言。任何一个词语的来历,总有出处,不过时间长了,忘记了最初发明者是谁,有的因为隐喻太形象或者好记,好多的隐喻就被广泛运用,扒灰也就如此。
其二,我倒觉得第二种说法倒是有点可靠。
民间做金银的金银匠,在给顾客回笼金银首饰时,在制作首饰过程中总是偷偷的刮下来一点粉末。据说做锡匠在做锡制品时也是如此。把锡沫藏在炉灰中。等顾客走后,从灰里把锡扒拉出来,叫扒灰最初扒灰就是沾光,沾小便宜的意思。由于锡字与媳同音,后来演变成扒灰。
在《红楼梦》中扒灰这个词的出现,是焦大醉骂时,骂出来的。
王熙凤和贾宝玉去东府里赴宴,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也在贾府。贾宝玉第一次于秦钟相会。晚上打发秦钟回家,管事的就派焦大去送秦钟。大半夜的送人,何况还是二三十里之远,焦大不干了,骂骂咧咧的,闲赖二把好事给了别人,不好的事派给自己。
焦大骂得兴起,看到贾蓉也不懂得回避。贾蓉在王熙凤面前感到很没面子,就呵斥焦大,让人把焦大捆起来。焦大喝醉酒骂人不是一次两次,连贾珍都不和他计较,啥时候受过这待遇,开始骂骂咧咧的骂贾蓉。贾蓉让下人把焦大捆起来,焦大急了,越发把贾珍骂出来。
写一句”越发把贾珍骂出来”是作者明说,若作者不点明这句话,读者还以为焦大骂贾蓉呢,贾蓉连孩子都没有,如何有儿媳妇?可见,作者实在不想把这种愁事,一抹而去。即便脂砚斋在旁边批语,让作者删除。作者在文字中还是隐隐约约的写出来了。可见,这件事在当时的大家族中,引起多大的震动!
《红楼梦》中判词说的更清楚,宁国府的荒淫无度,给贾府败落埋下灾难的种子。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慢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作者已经明写,宁国府贾珍和秦可卿其实真的有扒灰之事。
其实,作者为了这部书不被封杀,借写情而已,真正让贾府倾倒的是政治站错了队伍。唐玄宗与杨贵妃不是扒灰吗?为什么反而成了风流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