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爆发原因有哪些?
只要你有此书便可随便举手解决!
你好,谢谢邀请,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说起蓝藻,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算是噩梦一般的存在了,一旦爆发,很难处理,很可能导致一年的辛苦付出付之东流,那么蓝藻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磷过多,氮磷比失衡,碳循环失衡。因为蓝藻生长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磷元素,当磷浓度合适时,蓝藻水华就会发生
2、有益藻类过少,比如硅藻、小球藻,有益藻和蓝藻有制约关系
3、长期持续高温、降水量少、水温偏低以及环境突变会加剧蓝藻水华爆发
4、PH过高,蓝藻喜欢高碱性的环境,因此PH过高也会导致其爆发
5、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充足促进蓝藻发生
6、水体中可摄食蓝藻细胞的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过少,不利于控制蓝藻
那么对于蓝藻爆发,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预防措施:
1、清塘时,生物净化环节不容忽视,因老的池塘留有大量蓝藻的“种子”沉在底泥中,因此要清淤,并用微生物制剂分解
2、基肥慎用化学肥料,尤其少用磷肥,而用多氮少磷型的生物有机肥做基肥;中、后期如追肥,应使用全水溶性肥,这样可以其他藻类尤其是有益藻类的繁殖
3、不用含蓝藻丰富的水源
4、养殖水位不易过深,池边使用车轮式增氧机增氧,以培养硅藻,减少蓝藻繁殖
5、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底质,及时分解有机质,避免水、底富营养化
6、水浓、透明度低应及时换水等措施,抑制蓝藻和其他有害藻类
7、高温季节,合理投料,每周适当减料或停料
治疗措施:
以往我们对于蓝藻爆发的理解,只是简单地认为是水体的氮磷失衡造成的,蓝藻治疗成功的案例也只有50%,并且后续的反复爆发也叫人操碎了心,真是“谈蓝色变”。
现阶段治理蓝藻常用方法
1、下风口泼洒药物或者全塘泼洒。常用药物选择:红霉素(水产禁用药)、硫酸铜(重金属)、强氯精、漂白粉等,时间为2-3天
2、连续2-3天,全塘补充磷肥
3、使用药物的同时要勤换水,每次换水三分之一,一定要注意外来水源是否各项指标正常
4、3天以后补充芽孢杆菌
5、全天24小时开增氧机辅助,以防发生缺氧现象
6、随时巡塘,密切注意塘口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处理蓝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蓝藻的初期还是比较好控制的,如果进入中后期那就麻烦大了。老李在这里友情提示,市面上有很多名义上治疗蓝藻有效的药物,养殖户们一定不要病急乱投医,不是说没有效果,而是大部分都含有农药的成分,杀蓝藻的时候很容易把池塘中的生物全部杀死,这些年很多养殖户都因为买药治疗蓝藻被弄的颗粒无收!在治疗蓝藻的时候,一定要请当地的老养殖户从旁协助,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
关注、转发、分享文章,老李擅长各种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鱼虾蟹类,给你最专业的养殖经验。
因为专业,所以信赖。我是老李,专注于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问题。
绿藻和蓝藻的区别?
1.1生物种类不同,绿藻是真核生物,而蓝藻是原核生物。
2繁殖方法不同,绿藻是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而蓝藻是营养繁殖或产生孢子以无性繁殖。
3细胞核不同,绿藻具有成型的细胞核,而蓝藻不具有成型的细胞核。
4所含成分不同,绿藻有细胞核和叶绿体,还有色素储藏养分及细胞壁的成分。而蓝藻不具有叶绿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和水面液泡等细度胞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红藻门(Rhodophyta)藻类,约3,000种。红藻,绝大多数为多细胞体、极少数为单细胞体的藻类。藻体紫红、玫瑰红、暗红等色。红藻绝大部分生长于海洋中,分布广,种类多,据统计有3700余种,其中不少红藻有重要经济价值。除食用外,还是医学、纺织、食品等工业的原料。
褐藻门(Phaeophyta)成员,一群较高级的藻类,约1,500种,分布大陆沿岸的冷水水体,淡水中罕见。其颜色取决於褐色素(墨角藻黄素)与绿色素(叶绿素)的比例,从暗褐到橄榄绿。充气的气囊使叶状体的光合部分浮於或接近水表。
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属水鳖科、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长50-80厘米,叶带状披针形,4-8片轮生,通常以4-6片为多,长1.5厘米左右,宽约1.5-2cm。叶缘具小锯齿,叶无柄。广布于池塘、湖泊和水沟中。在中国南北各省及欧、亚、非和大洋洲等广大地区均有分布。
绿藻门(Chlorophyta)成员,约6,700种。光合色素(叶绿素a和b、胡萝卜素、叶黄素)的比例与种子植物和其他高等植物相似。典型的绿藻细胞可活动或不能活动。具有一中央液泡,色素在质体中,质体形状因种类而异。细胞壁由两层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食物以淀粉的形式储存于质体内的蛋白核中。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又叫粘藻。在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央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为原核(或拟核)。蓝藻中有环状DNA质粒,担当运载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