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究竟写了什么?曹植为什么要写它?
《洛神赋》赋中名篇。序言,余朝京师,还济洛川,斯水之神,名曰宓妃。(伏羲之女,溺于洛水,化为神女)。有感于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此赋。
曹植借鉴了宋玉《神女赋》的表现手法,虚笔借喻,刻画了一位美丽的女神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以及人神殊途,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悵之情。
此赋文词华丽优美,善用比兴,刻画细腻,结构匀称,辞采华赡,具有颇高的艺术感染力。
至于曹植为什么写此赋,序言自言有感而作。而后人颇有附会,此赋的思想内容,曾有“感甄”之说。
甄氏《三国演义》里袁熙之妻,后被曹丕乘乱娶之,霸为己有。说曹植思念甄氏,说法颇多,不一而举。
我个人觉得违之情理,有悖人伦。应为附会之词。人各一说,自无确证,聊难定论。一家之言,难称众意,不道之处,承蒙交流探讨!
曹植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魏),“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其父亲曹操、哥哥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著称!
1.《洛神赋》究竟写了什么?
曹植率众属下由京城返回自己的封地,经过洛水时,在河岸边稍事体息;这时,在平静的水面上,衣带飘逸的洛神含情脉脉、凌波而来,杨柳岸边,曹植微微前倾身体,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拦住了众随从;众随从目瞪口呆,而曹植目光炯炯,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轻盈、袅娜、美丽的洛神。
曹植被洛神的旷世之美深深吸引,于是解下玉佩赠给她以表达深切爱慕,洛神心有灵犀,指潜渊为期,曹植唯恐受骗,心情纠结;于是集精会神、以礼相待、二人眉目传情,情意缠绵。
洛神与众神玩耍嬉戏,风神收风,河神抚波,水神击鼓,女蜗翩跹,洛神穿梭在空中、山间、水中,若隐若现,轻舒广袖,载歌载舞。
2.曹植为什么要写它。
《洛神赋》作于公元223年,是曹植为了纪念已经离世的,美丽的大嫂子甄宓皇后而写的,因此又叫《感甄赋》;甄宓本是袁绍的儿媳妇,曹操打败袁绍后,儿子曹丕见甄氏美美非凡、心动不已,好色的曹操忍痛割爱将她赏赐给了曹丕;曹植一直暗恋着这位有文学才华的嫂子,而这位贤惠的嫂子对这位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小叔子也充满欣赏之情,却苦于叔嫂关系,只有眉目传情的份,不敢越雷池一步。
甄后死后,曹植自封国进京拜见魏文帝曹丕,又看到了甄后的遗物,不禁潸然泪下;在回封地、经过洛水时,由于极度伤心,神情恍惚,脑海中就浮现出甄后的美丽形象,于是一气呵成写就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曹植《洛神赋》在哪里写的?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洛神赋》是后来魏明帝,也就是甄宓为曹丕生下的儿子曹睿,为避讳上的考虑,把原名《感甄赋》改为《洛神赋》的。
避讳什么?《感甄赋》出自曹植之手,而里面表达了曹植对人称宓妃的洛水女神的爱慕和思恋,传说,洛神就是甄宓。这明显是小叔子对嫂子的迷恋狂想,文章再怎么才华四溢和磅礴大气,也弥盖不了严酷的现实伦理。
这篇文章的成型,传说是在曹植从外地进京后,曹丕知道曹植对甄宓的暗恋,就把甄宓生前用过的玉缕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泪。
归途中,走到洛水边时,曹植停下休息,心里念念不忘甄宓,眼前仿佛看到她向自己走来,于是发生了一场隽美而伤感的幽会。
后来,曹植借洛神来比喻甄宓,写下了这篇非常华丽的《感甄赋》,说自己在洛水见到了宓妃,一个美丽的洛水女神,两人互相倾诉爱慕,但是,因为人神殊途,不能走在一起,不得不含恨分离。
关于曹植对甄宓的爱慕和相思,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句非常有名而传神的诗:“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意思是说:春天的花儿可以盛开,但春心却不能像花儿一样萌动,无谓的相思注定会如一根枯草,一寸寸烧成灰烬,徒增伤悲!